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親子之間變得難以溝通,此時家長要調整溝通的方式,不要一味的批評和指責孩子,才能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叛逆期的孩子該怎么溝通
1、改變教育方式,下放一定的權力。這個階段的孩子,其實已經很有獨立的思考能力、決策能力,而且異常渴望能夠得到大人世界的認可。
所以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放下身段,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比如一些家庭決策上,聽一聽孩子的意見,讓他覺得自己是家庭重要的一份子,然后或許他就會更愿意融入到家庭里,這也會使他間接地更愿意和家長進行溝通。
2、學會尊重和理解孩子。對于叛逆期孩子所表現出來的一些諸如標新立異、奇裝異服、偷照鏡子、偷著化妝、等現象,父母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大逆不道而粗暴地一味訓斥甚至打罵。而應因勢利導,體諒和理解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些基礎上再來指導、教育孩子,從而使他們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3、關注孩子的情感表達。孩子叛逆期通常是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而導致的,孩子可能會表現出明顯的情感波動。在溝通時,家長要學會關注孩子的情感表達,并根據需要提供適當的幫助。父母可以鼓勵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情感,同時要傳遞給孩子積極的情緒,比如關心和理解。
4、不溺愛孩子。有些父母從小就溺愛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不論什么事父母都隨著孩子的性子來,導致孩子從小就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認為大人聽自己的是理所當然,父母稍稍提出一些孩子不樂意的要求,就會引來孩子的抵觸。因此家長以及其他長輩,都不能溺愛孩子。
孩子叛逆的原因
(1)孩子有了自我意識,想要刷存在感,通過叛逆的行為來吸引他人注意。
(2)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表達方式的不恰當造成叛逆感覺。
(3)錯誤的價值觀影響,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接觸的各類信息越來越多,加之價值觀還沒有穩定建立,容易把錯的當成對的。
(4)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激化了孩子叛逆期的反應。
家長采取錯誤的教育方式去對待叛逆期的孩子,會產生哪些影響
1、家長和孩子經常吵架,影響家庭和諧。如果家長總是用不適合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孩子可能就會出現反抗的情緒。久而久之,家長和孩子之間就會出現矛盾,兩代人可能會經常吵架,對于整個家庭的和諧也是有影響的。
2、孩子做出一些更加叛逆的事情,讓家長更加操心。如果家長總是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可能也會變得越來越叛逆,頂撞長輩、逃課、離家出走等行為,都有可能出現,這樣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會變得越來越吃力,也越來越操心了。
3、孩子自暴自棄,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如果家長在教育叛逆期的孩子時,過于嚴格,不能對孩子表達理解的情緒,孩子也有可能會出現“破罐子破摔”的情況,長此以往孩子也有可能會變得沒有主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