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其獨立意識越來越強,家長說什么也不往心里去,讓他往東偏往西,又不能粗暴教育,讓家長直犯愁。那么,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如何教育?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如何教育
1、幫助孩子:做學習型的父母,為孩子以身作則,告訴孩子自己隨時愿意提供幫助,在孩子求助時要平等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提供自己的資源和幫助;
2、保持平和心態: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長不要用批評和指責來壓制,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可以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如果一味責備或打罵,可能導致情況更加糟糕;
3、自我反省: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心思往往會更加敏感,家長可能會控制不住對孩子發脾氣,該行為并不正確,會更容易激發孩子的叛逆心理,在對孩子發脾氣之前,應該判斷孰是孰非,進行自我反省。
4、鼓勵肯定孩子:人無完人,孩子也一樣,有優點也有缺點。對于孩子的優點,父母要及時肯定,多表揚,那么這個優點就會一直保持下去。對于孩子的缺點,父母要給他改正的時間,同時多從正面引導他,慢慢督促他改正。
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壞孩子、不聽話”等標簽,因為這樣孩子很容易自暴自棄,更難以改正缺點。
5、減少干預,學會適當放手:此時的孩子也有專屬于自己的朋友圈和那些小快樂,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就像風箏線一般細微,風箏線拉得太緊孩子會感受到壓抑,放的太松又擔心孩子會放飛自我,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而適當的放手,減少干預,在遠方觀望則能讓彼此之間的相處更為輕松,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快樂。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有哪些表現呢
1.認為大人的話有漏洞,大人的批評常常引起他們反感,反應激烈;
2.和父母唱反調,不理睬父母,不喜歡按照別人說的去做;
3.如果家長再三叮囑同一件事會使他感到厭煩;
4.破壞性行為過多,比如生氣就撕書,摔東西;
5.跟其他孩子經常發生沖突,容易動手。
面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為,家長如何引導才能讓親子關系保持友好和諧呢
1、給孩子科普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變化,教給孩子一些應對的技巧和方式。比如結交朋友、為人處事時的技巧,待人要真誠、善良和禮貌。再如,情緒變動時要提醒自己,是荷爾蒙帶來的變化,而不是自己莽撞、沖動。
2、放低自己的家長權威,對孩子多一點寬容。在孩子情緒失常時,不要為了所謂家長權威去打罵孩子,給予孩子私人的空間去處理自己的情緒,等孩子冷靜后再平靜地指出他的問題所在,并對他進行教導。
3、意識到孩子長大,減少內心對孩子的依賴。孩子兒時喜歡粘著父母,父母對孩子也會產生依賴。可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就要做好心理準備,給予孩子一定的成長空間,讓彼此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對親子關系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