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叛逆,不聽父母的管教,常常會做出許多逆反的行為,來反抗父母,如果家長不能及時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去引導他們,那孩子很容易進入成長的誤區,變得越來越叛逆。
如何正確引導青春期孩子
1、安撫孩子的情緒。大多數孩子在青春期時,情緒是他們最難以掌控的,而大對數家長也很難理解孩子的行為,這也是大對數家庭不斷出現爭吵的原因之一。
家長在孩子出現情緒暴躁時,不要去試圖和孩子講道理,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聽不進去任何道理,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應該在孩子冷靜下來后,再去溫柔的安撫孩子,并明確地告訴和引導孩子。
2、不要輕易肯定或否定。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會有意識地,抵制外界莫須有的贊美,他們會覺得這樣的說法完全是奉承;當你發現孩子的問題時,不要總是責怪他。
3、關注孩子的問題。青春期的孩子因為學業和人際關系的壓力,不喜歡說話,只能忍受自己的沉默。家長和老師要多加觀察。一旦發現孩子在這方面遇到問題,要以安慰和鼓勵為主,盡量不要批評和責罵。
4、平等的對待孩子。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想法,當然我們也要賦予他權力,父母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輸出,讓孩子有正確的三觀。父母只有尊重孩子,平等的對待孩子,孩子才能去尊重別人。
5、了解孩子的社交圈。父母要主動去了解孩子的社交圈,這樣父母才能真正的走進孩子的內心,慢慢的,孩子也會愿意與父母溝通,向父母介紹自己的朋友,這樣父母才能給孩子更好的引導。
6、學會傾聽。這句話應該很多人都經常聽到,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我們會因為他考得不好生氣,會覺得他不會體諒我們的辛苦,會認為小小孩子家,哪那么多傷春悲秋的事情,會忽略掉他們的感受。
但實際上我們的傾聽,可能會給他們最大的安慰,我們如果能夠接納他們不愉快的感覺,會讓他們更容易去面對,而不是空洞的講道理。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有哪些
進入青春期后,通過自己生理的發展,心理的不斷認知,孩子會覺得自己長大了,那長大的一個標志是什么呢?就是一個獨立脫離父母的控制。
所以,其實當孩子進入青春期跟你頂嘴聽不進去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向你宣告:我長大了,不喜歡聽你嘮叨了,不要管我那么多。作為青春期的孩子,他其實很想獨立,他認為自己可以獨立,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他是很難獨立的。
比如說他想做很多事情,但是他發現做不好,比如他也很想把學習學好。但發現總有事情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可能找不到學習的動力,他想去在家里面把家務做好,想可能去為父母做一頓晚餐,但最后結果可能還是沒有做好,所以我們要理解的就是青春期孩子他真的很渴望獨立,他也認為自己已經獨立長大了。
家長如何跟青春期孩子溝通
在每次溝通前,父母一定要很清晰的確認我們這次談話的目標是什么。一定不是為了釋放情緒,如果父母在自己情緒暴躁的情況下開始溝通,最后不歡而散。
溝通方式要言簡意賅,不要啰嗦不要重復。因為當你說第二遍了之后孩子的耳朵已經關上了,不會再想聽了。父母是可以對孩子提要求的,態度需要堅定和溫暖。父母的底線是要有的,但是不能再用命令式的方式,多聽聽孩子的意見,也尊重孩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