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和想法,因此開始出現對抗父母的行為,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自然表現,是在表達自己的主見和想法,家長們大可不必頭疼,正確的引導,孩子一定會走出叛逆期的。
孩子的叛逆期一般在什么時候
理論上來說在整個成長階段每個人都會有三個叛逆期,不同時期的叛逆期,因為個性發展不一樣,其心理生理發育特點也不一樣,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會表現明顯。
1、在2-3歲時,孩子會人生第一個叛逆期,這階段名為“寶寶叛逆期”。
2、在6-8歲時,孩子出現人生第二個叛逆期,這階段名為“兒童叛逆期”。
3、當孩子12-18歲時,這階段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也就是所謂的“青春期”,一般反應最為明顯。
雖然孩子的叛逆期是個非常令父母頭痛的問題,但是只要了解了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然后再“對癥下藥”,合理引導,叛逆也不是不能解決的問題。
以下這些建議與策略,可以幫助家長更好的應對叛逆期
1、拒絕打罵式教育。各位父母請注意,當孩子出現叛逆行為時,千萬別著急打孩子、罵孩子。家是溫馨的港灣,孩子在外面已經受欺負了,心里肯定會感到恐慌,這時候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以慰藉孩子幼小的心靈。
2、制定明確的規矩和界限:在叛逆期,孩子需要明確的規矩和界限來引導他們的行為。與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規則,并確保規則簡明清晰、一致適用。規則應該涵蓋重要的價值觀、安全和尊重他人的行為準則。
3、給予合理的自主權:盡管孩子需要遵守規則和界限,也要給予他們一定的自主權。讓他們參與決策過程,在適當的范圍內做出自己的選擇。這樣可以滿足他們的獨立性需求,同時培養他們的責任感。
4、保持冷靜和理性:在與孩子交流和處理叛逆行為時,保持冷靜和理性非常重要。避免情緒化的反應,盡量以平和的態度溝通。對待問題時保持公正和邏輯,以達到有效的溝通和解決問題。
生活中以下教育的誤區,家長們一定要避免
1.說教很多,卻很少傾聽;
2.喜歡用強硬的措辭,“你要”、“你應該”、“你不能”等詞語常掛在嘴邊;
3.不表揚孩子,以免孩子驕傲;
4.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交流時缺乏足夠的耐心;
5.不懂得把握時機,常在錯誤的時間去教育孩子;
6.喜歡橫向比較,說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
7.漠視孩子的自尊;
8.輕易許諾,但言而無信;
9.總是限制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
10.忽略了孩子品格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