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孩子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他們雖然會做出許多奇奇怪怪的行為,但是只要能夠正確的指導他們,就可以幫助孩子盡快回歸正軌,讓身心得到更好地發展。
對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正確指導
1、學會傾聽。這句話應該很多人都經常聽到,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我們會因為他考得不好生氣,會覺得他不會體諒我們的辛苦,會認為小小孩子家,哪那么多傷春悲秋的事情,會忽略掉他們的感受。
但實際上我們的傾聽,可能會給他們最大的安慰,我們如果能夠接納他們不愉快的感覺,會讓他們更容易去面對,而不是空洞的講道理。
2、放下控制欲。家長不要總是試圖控制和強迫孩子。想要孩子接受自己,就要放下家長的控制欲,尊重他們,但不放縱。讓他們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度過“青春期”,這樣的氛圍可以讓孩子減輕壓力。
3、接受理解他們的行為。當孩子自愿和父母傾訴的時候,父母不要覺得孩子幼稚而去嘲笑他。一定要接受理解他們的傾訴和表達。這樣才能讓孩子獲得認同感。當父母給予建議時,孩子也能接受。可以有效的增強親子關系。
4、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幫助者。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長的幫助要比教育更為重要。作為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由孩子造成的。
你要幫助他們學會自我管理、學會控制情緒、管理情緒;還要幫助他們認識到“愛”是相互的,愛不是一種強迫和命令,而是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愛;幫助他們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做事。
5、尊重并接納孩子的叛逆心理。當孩子出現叛逆心理時,家長不要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去對待孩子,而是要以尊重的態度,來對待他所產生的叛逆心理。比如,如果你發現孩子在學習上,經常有什么不對的地方時,你就應該跟他說一說你現在已經長大了,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
孩子為什么變得叛逆
青春期的孩子面對身體生理特征的變化,有好奇和尷尬,但是更多的是手忙腳亂,他們迫切想成長,但是又無從下手。生理的發展讓孩子以為自己,已經成長為一名大人了,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們渴望成長,但是面對難題時,又無力解決。
同時還有家里給孩子施加的壓力過大,讓孩子生出了叛逆的心理。原來坤坤小時候也是調皮搗蛋的孩子,只是受到父母的壓迫與管控,才慢慢的變聽話。
家里要求過嚴、過多,容易激起了孩子的反抗心理。孩子渴望成長,但是家長總是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來操縱孩子的行為,現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已經長大了,可以獨立做決定了,不再是父母手中的風箏了,開始承受不了這些來自家庭方面的壓力了,開始反抗父母。
如何跟青春期孩子相處
傾聽: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給予充分的關注和傾聽。同時,父母也要學會傾聽孩子的意見,尊重他們的想法。
尊重個人空間:尊重孩子的個人空間和隱私。未經允許,不要擅自進入孩子的房間,不要查看他們的私人物品。
平等對待: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應該享有平等的地位。避免對孩子使用侮辱性的言辭,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偏袒。
學會尊重文化差異:尊重孩子的文化背景和傳統。同時,也要讓孩子了解和尊重父母的文化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