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有強烈逆反心理的孩子時,家長一定要穩定好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要被不良情緒所控制,對孩子做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來,而是應該采取適當的方法,多多去引導他們。
學生逆反心理的應對策略
1、冷靜處理孩子的逆反。孩子一般不太懂得控制自己,當他對大人的管教不服氣時,可能會有過激的言語和行動。
這時家長千萬不要跟著孩子一起急,要想辦法控制住孩子的情緒,可以先把事情暫時放一放讓孩子出去玩一會兒,或者呆在房間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等到孩子心平氣和之后再來和他說道理。
2、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家長絕對不要對孩子管得過寬過死,這樣孩子會覺得家長對自己不信任、不尊重,自主權被剝奪了,老是在受家長的控制,為了擺脫束縛爭取自由,孩子就有可能與家長對著干,或者與家長日漸疏遠。
3、尊重。即使是父母孩子之間的相處,也是需要以尊重為首的,很多孩子在叛逆期的時候尤為喜歡反抗自己的父母,就在于從父母那里沒能獲得應有的尊重。孩子的成長也需要有個人的隱私、個人的選擇空間,好的教育應當從尊重開始,也是正確愛孩子的開始。
4、別急著反駁孩子。很多孩子之所以會變得叛逆,就是因為父母總是急著反駁他們,打壓他們,從來不允許孩子真正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只會從大人的角度看問題,而不懂的換位思考造成的。
事實上,真正聰明的父母,在和青春期孩子溝通的時候,往往更懂得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給他們鍛煉自己的機會,然后再從中去正確的引導和幫助他們,真正聰明的父母,更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懂得放手,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讓他們真正的成長起來。
青少年叛逆的表現有哪些
處于叛逆期的青少年的行為表現在:不喜歡按照別人說的去做;認為絕大多數規章都是不合理的,應該廢除;如果父母再三叮囑同一件事會使他感到厭煩;
對于那些與老師對著干的同學大加贊賞;認為大人的話有漏洞,大人的批評常常引起他們反感和憤怒;一旦決定做某件事,不管別人怎樣勸阻也不會改變主意;
越是不讓他做的事,就越要去做。你叫他往東,他一定往西,就是存心不讓大人順心,也不讓自己聽從大人的!覺得自己很有主見!
“逆反期”的心理、行為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會導致青少年對人對事產生多疑、偏執、冷漠、不合群、對抗社會等性格,使之信念動搖、理想泯滅、意志衰退、工作消極、學習被動、生活萎靡等,進一步發展還可能走向極端。
青春期孩子為什么會特別叛逆
家長過分控制孩子。在很多家長的眼里,孩子總是幼稚的,無知的,所以在對孩子的教育當中,家長就難免會變得居高臨下,對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喜歡指手畫腳。
不管是穿衣吃飯,還是交友學習,家長都喜歡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結果就導致孩子對于這種控制非常的不滿。并且為了逃脫這種控制,他們往往就會故意的南轅北轍的和父母對著干,從而導致他們表現得非常叛逆。
自我意識覺醒。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孩子早就已經不是小時候那個,父母說什么就是什么的孩子了,這時候父母的看法往往并不能說服孩子,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
于是這時候孩子就會為了表達自己,而選擇掙脫父母的控制和禁錮,按照自己的方法去行事,而在父母看來,這種自我意識的覺醒,恰恰就成了叛逆。實則卻是非常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