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逆反期”之后,出現“逆反心理”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此時家長要學會用正確的方式來對待孩子,這樣孩子才更容易接受,才能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中學生逆反心理及應對措施
1、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孩子的種種逆反行為,大多數都是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想要證明父母對自己的愛。因此,父母就應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陪孩子玩玩具,孩子就不會再把玩具亂扔,陪孩子收拾玩具,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陪孩子多到戶外運動,使孩子的天性充分得到釋放,就會大大減少逆反行為的產生。陪孩子一起讀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哦!
2、理解孩子,一起面對。我們要讓孩子的一個想法和心聲釋放出來,而我們家長就要認真的聽聽孩子的一個看法,對孩子的一個看法做一個評判,讓孩子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習慣。
如果孩子的想法是錯的,我們做父母就要給孩子指出問題在哪里,跟孩子一起去發現這個問題,如何一起去解決這個問題,這樣才是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成長,而不是打罵孩子,用父母的架子去直接逼孩子改變,這樣是行不通。
3、盡可能尊重孩子的意愿。作為父母一定要多和孩子溝通,他們渴望成為“大人”,但是他們的思想和心智還不成熟,他們很需要父母的引導。在這時,父母們一定要多和孩子商量,不要自作主張地去幫助孩子解決所有問題,只需在孩子面臨挫折和困難時,幫助并且引導孩子向正確的方向前進。
4、父母不應太注重孩子的分數。很多孩子進入初中之后,由于學習壓力明顯增大,都會出現成績退步的問題。父母不應當只看重孩子的成績,而要找到孩子成績差的真正原因,是學習興趣不高,或是粗心大意,還是智力水平低,從而做到有的放矢從根本上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5、在原則問題上不能遷就。叛逆期的孩子一方面不斷地挑戰規則,另一方面又不斷追求規則。假如規則混亂,孩子便缺乏安全感。父母在制定規則時要科學,規則一旦制定,就必須遵守。
中學生進入逆反期之后的特點
1、叛逆厭學,逆反心理強,視家長為仇人;
2、偏執,抵觸父母、容易激動,情緒反應激烈,總是和家長唱反調;
3、容易激動,亂發脾氣、虛榮心強、聽不進正確的意見跟建議;
4、經常曠課、遲到,甚至逃學,屢次挑戰老師和家長的底線;
5、天天玩手機,一提到上學就惡心、頭昏、亂發脾氣甚至歇斯底里。
導致中學生出現逆反心理的原因
1、損傷孩子自尊心。現在,有些家長還是滿腦子的“不打不成材”的觀念。認為“嚴”就是體罰,很少考慮孩子的自尊心,隨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處,甚至諷刺、挖苦,有時還要對孩子動武。
2、壓抑孩子的好奇心。孩子的探索心理特別強,世界對他們來說充滿神秘和驚奇,大人司空見慣,不以為然的事物,他們都要問問、玩玩、摸摸,有時就難免會闖禍。如果家長不了解他們的好奇心,認為這是胡鬧,不分青紅皂白地呵斥、打罵孩子,就很自然地會引起他們的不滿情緒。
3、過于嘮叨。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唯恐他們不聽,就反反復復、嘮嘮叨叨不休。孩子長期處于這種說教的環境中,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即使明知道家長說得有理,他們也不樂意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