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的自主意識也越來越強,慢慢就會變得不再聽從父母的管教,非常討厭父母的約束和說教,如果家長不能及時轉變自己的教育方式,那只會讓親子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張。
孩子為什么會叛逆是什么因素影響的
1、反抗心理。當一個人長期處于某種壓迫之下,就會必然形成反抗心理,這樣的反抗心理就會有人開始崛起,有點類似于古代的那種民主起義。當一個人在這樣長期壓迫之下不滿足于現狀的時候,就容易心生反抗心理,而且有了反抗心理之后就會有反抗行為。
很多乖孩子就是在這樣長期的壓迫之下生出的反抗心思,從而反抗自己的父母,希望從這個反抗當中獲得自己的自由。這樣的反抗是有目的的反抗,是想要獲得某些東西而進行的反抗。
2、父母與老師的不理解。孩子生命當中最重要的兩個人,就是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影響特別的大,當遇到某件事情時,自己的父母和老師同時誤解自己,就容易造成孩子的內心受到傷害,這樣的傷害會讓他們形成一個自我保護意識,這樣的自我保護意識就變成了我們眼里的反抗。
這種時候孩子他的叛逆很多時候是自我保護,他的內心比較脆弱,所以他沒有辦法一個人獨自對抗外界,他只能把自己封閉起來,封閉的世界里就會變成這個孩子不懂事,所以很多時候并不是孩子不懂事,是我們不了解孩子。
3、受傳統思維的影響。許多家長不免會受傳統思維的影響,對孩子的教育短少民主知道,不給孩子空間,以為孩子不成熟,什么都要聽自己的,要對家長必定恪守。其實這樣無意間按捺了孩子的天分開釋,讓孩子變得愈加忤逆。
4、家長教育方法不妥。一些家長缺少一般的心理學常識,對孩子的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簡略粗暴,常常無視孩子的自尊心和心思接受能力,導致孩子叛逆心理的發生。
孩子叛逆了該怎么辦
1、反其道行之。當孩子已經走入到一個極端的時候,這個時候是不能刺激他的,當你刺激他的時候,他的那個性腺激素分泌就會越加亢奮。
越亢奮就說明孩子的這個極端情緒越激烈,所以這個時候最不能采取的手段就是刺激孩子,相反你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你想讓他選擇什么你就越不說什么。
2、嘗試著心理溝通和心理了解。這一類的孩子他們自控能力比較差,消極信息比較多,這個時候他們就很容易被自己的心理情緒所引導,變得特別煩躁,而且他沒有傾訴的人,他這樣的煩躁是郁積于心的。沒有排泄口的孩子,他一旦爆發那就是最大程度的爆發。
孩子叛逆的時間段
第一個階段是2-4歲,這一階段是自我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這段時間孩子的目的就是要把“我”和別人分開,分開的方式就是拒絕,也就是你提出的所有的事,他都要拒絕一下試試看。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知道我跟別人不一樣,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
第二階段是8歲左右,這是習得社會基本規則的時期。俗話說7歲8歲狗都嫌,這個時候的孩子很讓家長心煩。原因是孩子的活動范圍不斷增大,自理能力也變強,開始想要“爭奪主權”、“搶占地盤”。
第三階段是12歲左右的青春期,這是形成三觀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是孩子踏向成熟的最后一個階段,這一階段他要學會獨立,學會抉擇,學會如何正確客觀地看待問題,說白了就是建立正確三觀的關鍵時期。經過了這個階段,孩子的發展水平逐步趨于平穩,可以自己獨立地面對生活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