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他們出現的各種問題,而有些家長因為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導致孩子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其實家長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要了解孩子的叛逆期,然后再慢慢引導。
孩子叛逆表現哪方面
1、自我主見強。如果一個孩子比較叛逆的話,那么他們肯定有著非常強烈的自我主見。他們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從來都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就算他們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錯誤的,他們也不愿意聽從父母的話。這類的孩子最明顯的一點,那就是油鹽不進,不論別人有著怎樣的態度,他們都是不放在眼里的。
2、情緒開始不夠穩定。孩子的脾氣已經有暴躁不穩定的表現,情緒較難以控制,稍微有些不開心就發火,表現為容易激動,經常和父母親大喊大叫、亂發脾氣,總是覺得爸爸、媽媽嘮叨,只要和他說事情,就無法聽進去,甚至有摔門、拍桌子,反鎖房門等情況。
3、出現逆反心理。有較強的逆反心理,不論是在學校或者家(尤其是在家里),總感覺受約束,沒有自己的空間和自由,在家表現為會和父母甚至是兄弟、姐妹吵架,在學校經常不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并愛找借口,甚至開始撒謊。
4、厭學心理。在學校里的行為越來越糟,他不但可能討厭上學,還可能討厭老師;不但討厭上課、寫作業,而且也真的很容易疲倦、分心,甚至生病。當然,比在家里好不少。還有,他可能早上上學前常常情緒敗壞,但下課時又往往變得滿開心的了。
5、倔強。叛逆的青少年對待傳統的一些觀念還有看法會出現抵觸的行為,只認為自己的都是正確的,不愿意聽別人提出的意見,總是想反駁別人提出的意見,只是一味地堅持自己的意見,而且在性格上也是十分的固執,行為上也會偏激。
6、喜歡尋求獨立自主。叛逆的孩子追求的是獨立,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他們遇到困難以后不會輕易向別人求助。他們覺得向別人求助會顯得自己很沒用,他們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困難,他們認為自己有能力把事情辦好。
孩子叛逆怎么教育
1、尊重理解孩子。隨著孩子不斷的長大,家庭關系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改變以往那種由家長決定一切、孩子只是服從的局面。
家長需要多從孩子角度考慮問題,努力與青春期的孩子建立一種平等、相互尊重的關系,而這種關系的建立需要以相互理解為基礎,以溝通為保障。交談是可以使雙方互相溝通的,只有溝通了才能相互理解。
2、聆聽孩子的想法。營造聆聽氣氛,做孩子的顧問。家長要設法讓孩子覺得那樣做是很自然的。其訣竅就是讓家里時時刻刻都有一種“聆聽的氣氛”。
這樣,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就會來找家長商談。要達到這個目的,其中一個好方法就是經常抽空陪伴孩子。如利用進餐的機會,留心聽孩子說話,讓孩子覺得自己受重視。學會做孩子的顧問。
如何讓叛逆變成孩子的優勢
叛逆,對于孩子而言,既是優勢,也是劣勢,關鍵看父母是如何引導的。如果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能夠控制好情緒,不去和孩子爭辯,而是耐心聽完孩子的想法。當孩子的情緒找到了正確出口,就不會輕易和人發脾氣了。
不同的孩子在叛逆期的表現也不相同,父母的應對方式也不能一成不變。年齡小的孩子,父母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給孩子正確的指導;年齡大一點的孩子,父母要耐心給孩子去講擺事實,講道理,多用證明和肯定式的引導方式。
面對叛逆的孩子,父母切記吵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唯有溝通才能在不傷親子感情的前提下,讓孩子的身體和智力發育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