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正值叛逆高峰期的孩子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做好正確的引導,千萬不要對他們采取一些不當的教育方式,因為這樣對他們的影響非常大,而且還容易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14歲叛逆心理疏導方法
1、拒絕以暴制暴。對于14歲很叛逆的孩子來說,家長切記一條,那就是不能以暴制暴,這樣做只會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以溝通為主,教育為輔,在跟孩子談心的過程中主動去發現孩子的想法,然后以交朋友的方式與孩子相處,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2、尊重子女。很多時候家長總是會先入為主的認為,覺得他們還小,總是選擇忽視孩子的話語,并強制他按照我們的想法行動。實際上,這樣的行為反而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14歲孩子并不是溫室里的花朵,不能受到一點磕碰。我們應該學會尊重子女的想法,提高小孩對我們的信任,這樣孩子才會有和我們溝通交談的欲望。
3、尊重信任。叛逆期的青少年心靈的成長,渴望自我做主,遭到家長的否定,其叛逆的心理就會增加,有一種你認為不行,我就要做給您看的念頭,要得到家長的認可,家長不應該只看到孩子的缺點,要多注意孩子的優點,對孩子一定的信任,該放手的要放手讓孩子去做。
4、學會傾聽。與其苦口婆心的“管教”,不如成為孩子忠實的傾聽者。因為叛逆期的孩子自我意識慢慢變強,他們內心深處產生了許多對于這個世界的想法,他們渴望傾訴,希望被傾聽,或許這些想法過于天花亂墜不著邊際,但這就是屬于他們這個年紀獨有的個性與優勢。
5、學會放手。在走向成人的這個特殊階段,大概孩子最想要的就是自由,也許有的父母會認為,孩子還小,一放手就會闖禍,其實父母越加管制,孩子就越沒有責任感,父母該放手時就要放手,要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這樣孩子才會成長。
6、幫助孩子減少叛逆孩子的負擔。父母都懷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甚至有的家長把自己沒有實現的愿望強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從學校放學回來,還要進行他們不愿意的培訓,使得孩子們沒有很好的得到精神的放松。
14歲孩子叛逆期家長如何管教
1、做好榜樣。家長也應該時刻反應自己的所作所為,人無完人,而且孩子的一些性格和行為是遺傳自父母以及模仿父母的。在覺得孩子不愛學習、沉迷手機和游戲的時候,家長也可能想想自己做到不玩手機,好好學習或專心陪伴他們了嗎?
2、樹立未來的目標。還有一些孩子,一到14歲就焦慮、矛盾,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哪些從小就知道自己長大之后要做什么的孩子,14歲的時候也可能想其他年齡段一樣,心無旁騖地為未來努力。
家長可以在孩子還小時,就多培養他們的興趣,幫他找到未來的方向,即使孩子上初中了,也不晚,多與他們交流或帶出去走走,也能開闊視野。
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家長需要做出哪些改變
改變原有溝通方式。跟孩子平等地交換意見,了解哪些溝通方式令孩子不滿,并反饋讓家長感到難過的方式,一起探索新的溝通方法。
若孩子覺得父親說話總板著臉,面對父親時便會不耐煩。父親會覺得孩子不禮貌,并表現的更為嚴肅,談話就升級為沖突。但若雙方了解對方的感受,改變溝通方式,矛盾便可避免。
冷靜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究竟存在哪些問題與不足?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不一樣,只有找出問題存在的根源,才能對癥下藥,盡力彌補,真正的緩和親子關系,解決親子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