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叛逆期的孩子,“故意”和你對著干時,家長可以先不要接招,試著理解孩子,同時積極的與孩子進行溝通,才能有效的解決親子之間的問題。
怎樣面對孩子的叛逆期
1.接納孩子的叛逆。大多數孩子會有叛逆期,時間也大概一直,都在孩子青春期那幾年,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更加容易產生逆反心里變得叛逆的,這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這需要得到家長們的接受和理解,家長們的理解也能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2.多點耐心,多點理解。當孩子產生叛逆的情緒和行為時,家長們也要多點耐心,學會換位思考,理解孩子的情緒產生。對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們更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叛逆期的孩子不是真的“變壞了”,只是孩子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和沖動。
3.尊重孩子。有的父母并沒有意識到,尊重孩子多么重要,甚至把孩子當做自己的附屬物。不聽話就打,沒什么大不了,這樣的做法大錯特錯,很容易把孩子逼上絕路。
身為家長,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就需要尊重他們,因為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是新的生命。在叛逆期里,這份尊重是對孩子的認可,讓孩子知道,原來我在爸爸媽媽心里,是有用的,有份量和決定權的。
4.家長們也要適度反思。在孩子出現叛逆的情況時,家長們也應該進行反思,比如孩子出現早戀、逃課時,家長們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是不是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導致孩子出現這些過激的反應,讓孩子變得叛逆。
叛逆期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成人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雖小,也有自尊心,成人應尊重他們,根據他們的身心特點進行教育,那種“棍棒底下出孝子”、諷刺、挖苦、辱罵、體罰,只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2、遇事嘮嘮叨叨。有些爸爸媽媽認為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會兒說注意這,一會兒說注意那,嘮叨沒完,時間一長,孩子就會厭煩,產生逆反心理。
3、不顧孩子的個別差異和意愿,強行“定向”。一些爸爸媽媽望子成龍心切,他們要孩子學這學那,如規定每天讀多少單詞、練幾小時琴等,否則給予懲罰。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對立情緒。
4、缺乏感情溝通。爸媽缺乏與孩子經常的感情溝通,缺乏對孩子的尊重,孩子也會以不尊重來對待爸媽。
5、成人對孩子過分遷就。孩子認為犯了錯誤不會受到批評,這種錯誤的信息讓孩子不明是非,一旦家長想管教時,孩子就很不適應,出現逆反。
叛逆期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的原因
首先、孩子一進入十三四歲的階段,便開始專注于交友,打扮上,生活的重心開始由父母轉變為他自己小圈子。這時候各種意識的萌發,行動力的大幅提升,都會讓他更積極的探索外在世界。
其次、這時候的孩子,開始可以意識到父母的不完美,甚至會有理有據地指出父母的錯誤,說得父母面紅耳赤,啞口無言。就這樣,往日的親子關系由親密無間,瞬間化為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