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家長不要過于緊張擔心,因為孩子與孩子之間的智商差別并不大,但如果孩子與同齡學生之間的成績相差太多,那家長就需要先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然后再對癥下藥。
為什么我的孩子學習不好
1、父母對孩子要求低。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喜好,學習也不例外。但也有一些家長不太關心孩子的學習,甚至采取放養模式。家長們認為,孩子學不好沒什么大不了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不會過多地干預孩子的學習。
雖然每個孩子的學習方式會有一些差異,但孩子自己也有自己的上限和下限。如果父母放棄了孩子,那么孩子自然會放棄自己,自然也達不到自己的在線水平。
2、家庭教育不統一。部分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不統一,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當一方要批評和教育孩子時,另一方會保護孩子。這樣的教育差異很容易讓孩子感到很困惑,孩子會因為保護一方而肆意妄為,導致學習效率低下。
3、師生關系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效果。教育家們有這樣的發現,孩子喜歡哪一科的老師,這一科學習成績一定不會差。相反,如果中途變換老師,而這個老師的教學風格孩子無法適應,孩子并不喜歡這個老師,那么他的學習成績很有可能就會直線下降。
4、基礎知識不牢。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后面所學的知識都是以前面的知識作為基礎。如果前面的知識沒有學會,或者學的不扎實,那么在學習后面知識的過程中,就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那么孩子所面對的困難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5、沒有學習興趣,在學習上找不到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或者在學習上找不到樂趣。面對高強度的學習他很難堅持下去,學習成績自然也好不到哪去,所以一定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學習不好怎么辦
1、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認知水平還比較低,在他們的眼里,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再加上他們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很容易對某些東西感興趣,這時我們家長就要學會利用孩子的這個心理特點去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2、培養孩子學習的習慣。作為父母要督促孩子及時認真地完成作業,要告訴孩子遇到不懂的問題,首先應該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去請教同學、老師或者與其他同學交流探討,一定要養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引導孩子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處理好學習與玩耍的時間。
3、調整學習計劃。很多時候,孩子學習不好不是因為他們愚笨,而是學習計劃存在問題。當孩子在學習中感到困難時,試著調整他們的學習計劃。根據他們的學習習慣和能力制定新的學習計劃,這樣孩子們可以更容易地掌握新的知識。
提高學習成績的方法和技巧
會聽課。聽課沒你想象的那么簡單,100個人聽同一個老師上的同一節課,課后進行掌握情況測試,結果卻千差萬別。這里面就有會不會聽課的因素!
簡單來說:課前要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和問題,帶著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同時聽課也需要參與交流互動,讓大腦活起來;聽課不能只靠耳朵,而是要“眼耳手腦”結合起來。
會自學。課后的時間都可以成為自學時間,可以做作業、可以整理知識點、也可以記憶背誦。這些時間的利用,是學習提高的催化劑,因為你不是天才,不可能靠課上的時間就把知識都掌握好。學會了管理自己的課后時間,就掌握了提分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