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說,自己的孩子在學習的時候非常刻苦認真,很少貪玩,但是成績就是提升不上去。其實造成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孩子沒有掌握住適當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習效率低下。
孩子很刻苦但成績上不去怎么辦
1、幫助孩子調整學習方法。孩子不同,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也就不盡相同,但萬變不離其宗,在學習上要步步為營,扎扎實實,督促孩子把每一套做過的題全部學會,碰見不會就問,問了就要搞明白,真正消化掉這個知識點,同時學會舉一反三,再遇到同類題目時,就會胸有成竹了。再有就是對做過的錯題要經常翻看、總結,加深印象。
2、調整一下心態。很多孩子害怕自己掉隊,又害怕別人人超過自己,便用日日夜夜學習來安慰自己,仿佛這樣自己就不會處在一種焦慮的情況下了,其實這樣做是非常不對的。
學生首先要做的是認清自己,把焦慮的心態轉變為積極向上的心態,不要總和別人比,要和自己比,只要考試能比上一次考試進步一點,那就是進步了,焦慮只會讓自己的內心不快樂,只會讓所有的問題更加嚴重,還很影響備考的效率,所以同學們一定要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來應對考試。
3、幫孩子明確學習的真正目的。學習不是做樣子,而是用知識滿足自己對世界的好奇,打造屬于自己的美好人生。如果孩子不清楚自己到底為什么要學習,就會把學習當做一個負擔,并且產生反抗的情緒,久而久之,會逐漸產生厭倦的心理。
因此,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幫孩子明確學習的真正目的,讓孩子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4、多鼓勵孩子,不要吝嗇你的夸獎。沒有孩子真的不愿努力,不愿提升自己,很多時候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或是什么其他可觀的原因,結果孩子幾次考試成績不理想,便失去了對自己的信心。
作為家長,我們要幫助孩子明確自己的現狀,認清自己的薄弱點一步步各個擊破。多多鼓勵孩子,他的每一次進步都希望能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鼓勵,這對孩子增強自信和提升士氣特別有幫助。
孩子為什么會有“偽勤奮”
這么努力還是成績不好,是笨嗎?其實并不是,而是勤奮的背后,掩蓋這懶惰的本質,其特點就是不顧方法,不顧效率,只是埋頭苦學。其本質就是逃避真正的思考,為此愿意做任何事。
這是一種靠虛假的努力安慰自己,讓自己產生勤奮的表象。當這種表象越陷越深的時候,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這對孩子的學習成長都相當不利,會讓孩子產生不自信、自卑的心理,甚至會從為什么自己努力沒有得到回報而干脆自暴自棄。所以當孩子出現了“偽勤奮”征兆的時候,家長要格外注意。
怎樣避免低效勤奮呢
1、樹立一個“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如果是班里的五六十名,你的目標是第一名,就有點自討沒趣了,你可以把班里的第45名或第40名定為追趕的目標。
目標也可以是自己,比如語文這次是75分,下次目標為80分,總之目標要能做到,或者設一個區間80到85分。達到下限是完成任務,達到上限是優秀。
2、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學習計劃要以學習量為單位,不要以時間為單位。比如做一套數學試卷,記住10個英語單詞。而不是做40分鐘數學,記30分鐘單詞。學習計劃可以先設計低一些,這樣會更有信心,過一段時間再適當增加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