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沉迷手機的孩子,不僅會浪費自己的青春和精力,還會給自己的身心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比如視力受損,人際關系受阻,導致性格變得孤僻。所以家長一定要積極引導,幫助孩子從手機的世界中解救出來。
孩子總沉迷手機怎么辦
1、要積極的和孩子溝通,耐心的勸解。家長在勸解孩子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孩子出現問題,家長著急是肯定的,但是我們和孩子溝通時,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了解行為背后的原因,然后針對玩手機給予出自己的建議,共同的制定合理玩手機的時間。對于孩子不要一味地指責謾罵,不能說喪氣話,不然只會適得其反。
2、讓孩子多去社交。孩子之所以會沉迷手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現實生活中過的不快樂,沒有更好的玩伴陪自己,偶然發現手機世界比較豐富,就導致一發不可收拾,從網絡世界中走不出來。
建議家長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特別是一些兒童游樂場,孩子多比較熱鬧,小朋友之間就會多溝通,一來二去孩子就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慢慢就會淡忘網絡世界。
3、規定合理的使用時間。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規定合理的使用時間,限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和頻率??梢栽O置時間段,例如每天只能使用1個小時,或者只能在完成作業和課外活動后使用。
同時,還可以規定禁止使用手機的場所和時間,例如禁止在餐桌上使用手機、禁止在晚上9點以后使用等等。家長要堅持執行規定,確保孩子不會沉迷手機。
4、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其實生活除了讓孩子玩手機,還有其他更加美好的事情,父母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或者帶孩子去旅旅游,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把精力和時間投入到自己的興趣中,享受興趣愛好帶給自己的喜悅和滿足。
5、父母以身作則。有個愛玩手機的孩子,肯定有一對愛玩手機的父母。所以,父母就必須以身作則,減少對手機的依賴,閑暇的時候和孩子一起玩,不要讓孩子一個人玩而自己卻在旁邊拿著手機刷屏。
家長對孩子玩手機的常見態度
1、聽之任之,不予理睬。當孩子沉浸在玩手機的狀態中時,父母的育兒任務會比較輕松一些。當家長需要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或者是太忙不能陪孩子游戲的時候,家長們對孩子玩手機的行為容忍度很高,甚至說只要孩子有需求,父母就會樂于滿足。
2、適當娛樂,有時間限制。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玩手機也可以從中獲取一些信息,也有利于還的成長。同時這部分家長很注意寶寶玩手機的時間限制。及時的進行提醒和督促,避免孩子過于沉浸在手機之中而引起一些不良反應。
3、強行制止孩子玩手機。選擇這種教育方式的家長對孩子玩手機的行為非常的抵觸,雖然“暫時”有效的管控這種行為,但是過于一刀切的風格,對孩子成長帶來了一定局限性。
強行制止孩子玩手機帶來的不良影響
家長越禁止,反而激發孩子的欲望。有一個心理名詞叫“禁果效應”,意思是說,越禁止的事情,孩子的欲望會越大。對于手機亦是如此,這是與孩子的逆反心理有關系的,本來年幼的孩子對于許多事物都是保持新鮮好奇心的,一旦加以禁止,孩子會想方設法去找其它機會再去接觸。
孩子情緒瞬間失控。有的家長會將孩子手機中的游戲全部卸掉,如此來切斷孩子玩游戲的后路。而依舊抱有很高心氣的孩子發現游戲全部不能玩時,往往情緒會失控,外向的孩子可能會亂丟東西,而內向的孩子可能會生悶氣,無論出現那種情況,都是家長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