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孩子應該全身心的備戰中考,努力拼搏考入重點高中。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部分初三學子,每天都手機不離手,甚至在吃飯、睡覺、學習的時候都抱著個手機不撒手,這讓父母非常苦惱。
初三孩子整天迷戀手機怎么辦
1、堵不如疏。手機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家長要區分開。一點都不讓孩子玩手機,也不太顯示,不如主動后退一步,讓孩子適當的玩。現在很多手機都有個功能,那就是家長遠程操控。通過這個功能,可以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以及軟件。給孩子講明白,不是不讓玩手機,而是不能沉迷手機。
2、規定時間。給孩子玩手機規定一個時間段,前提是有效率的完成了自己的事情,吃完飯之后可以玩半個小時。也可以通過獎勵與懲罰的方式,成績上升一名,順應延長一到兩分鐘,但是學習成績下降了,那么時間就要相應減短。當孩子形成了良好的作息,就會將這種方式視為一種規則,也會在規則范圍內考慮后果。
3、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初三階段的孩子,你再去給他講一堆大道理,說玩手機對眼睛不好,玩手機影響學習等等…….他基本上聽不進去。所以,我們可以試著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來緩解孩子的沉迷程度。
比如周末或者假期帶孩子去旅游,去野外實踐。通過這種方式填充孩子玩手機的時間,讓他沒太多的時間玩手機,來達到緩解沉迷的目的。
4、注意方式,放下手機需要一個過程。如若溝通方式無效,家長可以給孩子規定一個固定的玩手機的時間,與孩子做明面上的協定,初三時候的孩子,正值青春期,自尊心十分強烈,所以,一旦寫下協議,孩子至少明面上會遵守。
與孩子立下君子協議,過程就需要家長與孩子斗智斗勇,對手機成癮,戒掉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迅速解決的事情,所以,家長在這件事情上不要急功近利。
初三孩子整天迷戀手機的原因
1、無處宣泄的學習壓力。現代社會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光家長們工作辛苦,其實孩子也同樣肩負著越來越多的責任。如今,成績變成了評判孩子最主要的標準之一,孩子們為了取得好成績,每天輾轉于學校、補習班,還要頂住各方的壓力,讓家長和老師滿意。
高強度的作業讓孩子們疲憊不堪,而只有在網絡世界里面,他們才可以不用肩負那么多的重任,無拘無束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暫時忘卻學業的焦慮和煩惱。孩子學習壓力大,無處宣泄,又沒人可以感同身受,沉迷手機便成為了他們釋放壓力的方式之一。
2、孩子缺少陪伴。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感到孤獨又無處訴求,而手機里豐富的有聲有色的內容信息,沖擊著孩子的視覺和大腦,孩子更容易對此感興趣,沉浸其中而忘掉孤獨、無聊和煩悶,手機成了代替父母陪伴孩子的另一個娛樂伙伴。
家長在平時該如何教育初三學生
理解和尊重孩子。家長給孩子要有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更多的發展空間,不能過多限制孩子的自由,但是要掌握他的發展方向,不能放任自流。很多家長喜歡居高臨下地教育孩子,總是擺出“我教你怎樣做”、“你必須這樣做”的架式來教育孩子,完全不顧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結果只能是“逼”著孩子不與自己合作、逼著孩子叛逆。
正對對待孩子“逆反心理”。孩子正值青春期,逆反心理強烈,他們往往會因為一點小事不順心,或是自己心情不好等,就與父母對著干。
對待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家長不要對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怪異行為,或逆反心理而感到驚奇,而是要理解他們。在必要的時候,家長們甚至還可以巧妙運用一下孩子的逆反心理,來贏得孩子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