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知于不愛學習這樣的孩子,我們生氣上火也沒有用,事實孩子本身也并不快樂。因為在他們看來,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此解決孩子學習不好的根本的辦法就是培養專孩子的學習興趣;下面來看下詳細的方法。
孩子小學學習不好怎么辦
1、從小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不愛學習常常是因為注意力較為渙散,課堂教學要求注意力至少保持20分鐘,有的孩子卻只能集中注意幾分鐘,有許多內容在“開小差”時沒聽到、沒理解,結果落下的課程越來越多,逐漸對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進而不愛學習。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2、學習強度不要超過孩子的承受能力。許多家長往往在孩子放學后又安排幾個小時的學習,其實這樣并不好。一是因為孩子在學校本已很累,再加上幾個小時的額外學習,大大超過了其承受能力;不妨多給孩子一些放松的時間,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3、尊重和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促使孩子自覺學習的原動力,如果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孩子就不會把學習當成苦差事而加以拒絕。
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孩子對昆蟲有興趣,凡是有關昆蟲方面的事情,他都愿意知道,有時甚至找來一些他們根本看不懂的書籍來閱讀,表現得十分專注。可見培養孩子的興趣十分重要。
4、使孩子嘗到成功的滋味。不斷取得學習上的成功,是對學習的最佳刺激和鞭策。很多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多是由于學習總是失敗,考試成績總是不如人。因此,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恰當地為孩子確定學習目標,并給以切實有效地幫助,這樣孩子就能通過努力而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喜歡上學習。
5、身教勝于言教。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要使孩子熱愛學習,自己必須愛讀書,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果父母成天玩麻將、看電視、跳舞、應酬,那么要想孩子“出污泥而不染”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身為父母,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首先、家長可以跟孩子溝通一下,作其表率帶動學習的積極性,做好監督陪伴學習,愛玩的孩子如果家長不監督就會更去放眾、懶散等原因的。
其次、家長給予孩子一個良好安靜的環境,要讓孩子做到一個靜心學習的過程,小學生玩手機家長可以參與不讓玩,實在想玩可以實行獎勵制度:認真學習完成作業后給予獎勵二十分鐘左右。
最后、家長在孩子面前做到言傳身教作用,少去玩手機,在孩子面前看看書或做些不影響孩子的事情。
孩子不愛學習的表現
1、逃避學習。有些孩子表現的較為明顯,直接不愿意上學去。而有孩子即使是上學了,但都是無心向學,得過且過。無抱負和無期望,無求知上進的愿望。
2、注意分散。學習動力缺乏會使注意渙散、興趣轉移,易受各種內外因素的干擾,因而對學習以外的事反而興致勃勃,不惜花時間,常常喧賓奪主、主次顛倒。
3、厭倦、冷漠的情緒。回家不主動做作業,即便做也是草草了事。時常要在家長強力督促下才完成。
4、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對學習成績毫不關心,考得差也覺得沒所謂,不覺得丟面子。
5、學習無目標無計劃。上學只為給父母一個交代,完全不是出于自愿的。應付式上學,無學習目標,無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