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孩子性格和生活習慣最重要的是來自于父母的教導,所以當孩子有邋遢的壞習慣時,家長一定要及時教育孩子,家庭教育塑造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們家長一定要慢慢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糾正孩子的壞習慣,絕不縱容他們的過分行為。
孩子邋遢怎么辦
一、建立一個有序整潔的環境。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都要玩完東西后及時歸位,擺放整齊,營造一個穩定整潔的環境。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通常喜歡效仿別人,如果爸爸媽媽是條理整潔的,那在耳濡目染之中孩子也會養成做事條理,整潔的好習慣。
如果孩子長期處在一個臟亂邋遢的環境里,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就會認為邋遢和亂扔東西是一種常態,這樣孩子是沒有辦法學會整理的。而且不光是環境,甚至包括孩子日后的性格和內心,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潛在的影響。
二、嘗試和孩子溝通,塑造積極健康的教育方式。家長首先要帶著好自己的教育態度,首先不要給孩子亂貼標簽,認為孩子就是一個懶散邋遢的性格,同樣如果孩子把家里搞得亂七八糟,家長盡量不要先批評他,免得孩子有逆反心理,家長越不讓他做的事情他反倒越想做。
其實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是太過分,那家長不需要對孩子的小細節太斤斤計較。但如果孩子太過懶惰,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去引導孩子。
比如施行獎懲制度: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今天能夠把亂扔的玩具收拾干凈,爸爸媽媽就會滿足他小小的一個愿望。還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幫助孩子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幫助他制定自己的計劃,杜絕明日復明日的思想。
三、采取游戲等讓孩子喜歡的方式。孩子之所以亂擺亂放,就是因為他們對整理東西這件事沒有興趣,同樣也有依賴心理,想著反正媽媽都會收拾的。
所以家長可以采用另一種方式,比如通過玩游戲的途徑讓孩子獲得整理東西的快樂。“媽媽和寶寶一起來收拾玩具好不好呀,小兔子今天出來一天,它也很想媽媽,想早一點回家,咱們帶它回家見媽媽好不好?”
家長還可以和孩子比賽看誰整理得最快?然后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通過表揚的方式,讓他們喜歡上整理東西。
孩子邋遢的原因
1、生活環境的影響。其實孩子有時候做錯事情,家長不能一味的責怪孩子,有時候這并不是孩子的本意,他只是受到了生活環境的影響,要是孩子從小周圍的人也都是這么邋遢的話,那孩子就會學習,覺得這就是正確的習慣。
2、家長的教育不足。要是孩子有邋遢的這些行為,肯定是因為沒有受到很好的衛生教育指導,所以讓孩子從小就沒有養成一個很好的生活習慣,而現在很多家長的工作都是比較忙,根本沒有時間顧上自己的孩子,孩子只能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所以就形成了邋遢。
孩子邋遢的危害
1、容易被朋友嫌棄。人都是視覺動物,不要以為大人才有審美,小孩對外貌同樣有要求。邋遢的孩子,模樣再好看也很難得到別人的好感;就算有愿意與他交往的孩子,父母恐怕也會阻止。跟別人玩卻遭拒絕、被嫌棄,這對小孩子來說絕對是莫大的打擊,影響孩子性格乃至人格的發育。
2、容易影響未來。不重視外表,不愛衛生,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必然不會重視自己的生活品質。在一些重要的場合甚至會出現不得體的行為,丟臉不說,還會錯失許多難得的機會,直接影響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