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父母都害怕孩子會養成撒謊的行為,因為謊言不僅會讓孩子失去他人的信任,對孩子今后的生活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可是有些孩子卻在無形中養成了撒謊的習慣,讓父母感到非常苦惱。
撒謊成性的孩子怎么教育
1、家長冷靜下來。當發現孩子說謊時,家長盡量不要帶著情緒去質問孩子,被情緒牽著走的家長,往往是不理智的,不但不能解決深層次的問題,還有可能會影響到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而心平氣和地面對孩子能帶來更多的安全感,這樣也能夠讓孩子不再害怕與父母交流。
2、找到撒謊的根源。當孩子有習慣性撒謊的脾性時,大人首要的應對措施就是找到原因,只有針對其因的教育,才能讓孩子的撒謊習慣有所改觀。
孩子撒謊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內向型的撒謊,擔心父母會不高興,才會撒謊將壞行為隱藏起來。當然,也有父母的言而無信,才會讓孩子照葫蘆畫瓢,養成了言而無信的撒謊習慣。
3、對于孩子的誠實行為要表揚。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發現孩子誠實的行為時,應及時肯定孩子、贊揚孩子,順勢教育孩子:“要做誠實的孩子,你做的很對”。通過這樣的強調,可以不斷強化孩子誠實的行為,使孩子慢慢養成誠實的習慣。
4、創建誠實的氛圍。家長既然要求孩子誠實,那么家長自己就應該以身作則,盡量避免出現出爾反爾的情況。如果是父母做錯了事情,更應該放下所謂的面子跟孩子道歉。只有孩子體會到家里這種誠實守信的氛圍,他才更有勇氣面對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并且將它及時改正。
為什么孩子會想要說謊呢
1、經常被忽視。孩子在學前階段,是非常依賴父母的,如果父母平時經常忙于事業,并不能經常陪伴在身旁,孩子心理上會有所缺失,認為自己不被愛,不被重視。
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經常用“說謊”去表達自己,比如自己頭疼、肚子疼等等,目的就是想要陪伴,想要引起父母的重視。
2、獲取想要的“利益”。孩子在和小朋友相處同時,會看到很多自認為很好玩,很感興趣的玩具、物品等,如果父母在這個時間不能及時發現或滿足,孩子可能就會用撒謊的方式解決。
有些孩子會明白“借勢”,比如老師說:要每人帶一個全自動鉛筆盒等等;這個都是孩子獲取“利益”的一個表現。
3、為了逃避懲罰。孩子因懼怕父母懲罰或者期待獎勵而說謊。就像有的孩子害怕自己考差了被媽媽批評,就謊報了成績,而且如果說自己得了優,反而還可能得到表揚。
人們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夠優秀,但若要求太苛刻、對成績過于強調,孩子一次達不到父母的期待,可能就從此開始了說謊的習慣。
孩子如果經常撒謊會有哪些危害
1、影響到孩子的信用。撒謊這件事情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厭惡的,同時如果我們發現一個人有撒謊的行為,那么就再也不愿意信任這個人了。所以如果一個孩子有過撒謊的行為,那么對于他們的信用影響是非常大的。
在現在這個社會對于信用是非常看重的,甚至可以說沒有信用已經寸步難行,所以如果孩子從小就有過這種行為對于他們的一生影響都非常深遠。不僅會導致他們在年齡比較小的時候受到他人厭惡,長大了之后也會處處都受到限制。
2、被其他人所厭惡。如果孩子一直保持這種行為,其實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不利的。特別是孩子在其他小朋友相處的過程中,如果經常撒謊就會讓其他人覺得這個人是不可靠的,所以就不愿意和這類孩子相處了,那么長是以往,這對于他們的人際關系影響非常大,并且還會導致他們被其他人所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