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一厭學家長怎么辦?家長在跟孩子溝通這個問題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語氣語調,對孩子做到充分的尊重與接納,明確溝通的目的,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孩子高一厭學家長怎么辦
1、改善環境,愉悅心境
要改變厭學學生對生活的態度、對學習的認識,首先就必須要改善他們所處的環境。一個好的環境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之間相互配合。
社會的鼓勵、家長的關懷、教師的重視、同學的友好都有利于營造一個重學、樂學的氛圍,消除厭學學生被拋棄、被歧視的感覺,對學習由厭惡感、恐懼感變為愉悅感、舒適感,從而積極、主動、愉快地開始新環境中的生活、學習。
2、改變觀念,接受自我
讓厭學學生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這是變厭學為樂學的重要一環。
應認真地發現厭學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良好、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行為,從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斷強化,讓他在前后比較中接受自我,認識到自己并非無可救藥,而是能學好的。
3、培養興趣,樹立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厭學學生對自我價值有了新的認識后,隨即就要開始自我實踐,這種嘗試結果的好壞是他們能否我徹底轉變自己的關鍵。
要盡量創造環境,讓厭學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興趣,品嘗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樹立信心、堅定信念,徹底矯治厭學的心理障礙。
孩子高一厭學的原因
1、中小學時期基礎知識不牢固
上了高中感覺壓力大,內容多,知識體系漏洞太多,很多學過的內容記憶模糊或記不住,日積月累,學生會覺得越來越累,不愿意再學習。
2、學習思維模式轉換不過來
高中和小學,初中學習方式不一樣。小學大多知識以記和背的學習為主,初中更是鍛煉記憶力的時期,讓學生從簡單的讀,記轉換到應用。高中則要求更多,讓孩子既學會記又要學會用,還要舉一反三來思考。
很多孩子高一時期無法適應高中學習的節奏和學習狀態,不會轉變思考方式,找不到學習技巧,不愛學習。
3、學習和生活節奏不適應
很多地方小學下午三四點就放學,初中五六點,高中一下子走了晚自習,早七晚十,在學校的學習時間特別長,給孩子自己的時間少了,孩子覺得缺乏自由空間,從而對占用了自己時間的學習感到厭煩。
4、學校和家庭環境等因素
高中生比起小學生和初中生更為懂事,自尊心也更強。孩子現在長大了,家長和老師孩子低齡段的教育方式對待孩子,也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抵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