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反映說:自己的孩子在初高中學業最緊張的時候,經常會熬夜玩手機或者是刷劇,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去引導?對于孩子的這種情況,家長可以看看下面的這篇文章,應該能夠給你答案。
青春期孩子經常熬夜怎么管教
1、作業排序。青春期的孩子學業壓力都是比較大的,作業通常也很多,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可以建議他們先將作業排序,先完成需要動腦筋的,后完成一些機械性的抄寫或者是不太需要動腦的。先讓孩子從一開始聚精會神的將需要費腦的作業完成,這樣到了后面即使精力不足也不影響寫作業的效率。
而且這樣寫作業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這樣就不會造成后面的睡覺時間,大腦還處于興奮的狀態,能夠更好的以平穩的心態步入睡眠之中,睡得更香。通過作業排序還能夠鍛煉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能讓孩子以更快的速度高效的完成作業。
2、規定睡眠時間。雖然步入青春期之后孩子可能會有叛逆的心態,不會太聽大人的話,但是作為家長最好還是和他們商量規定睡眠的時間,要告訴孩子睡眠的重要性,想玩手機沒有問題但是要有節制,睡前越看手機會越興奮,要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
只要不帶著手機上床,其實青春期的孩子是能夠很快入睡的,最好和孩子規定一個每天固定的睡覺時間讓他們形成習慣。
還有的孩子是因為家長在早晨的一再妥協,造成的晚睡,比如說明天需要6點半起床,很多孩子會賴床15分鐘,然后晚上也會延遲睡覺半個小時。所以身為家長要監督孩子的起床時間,說幾點起就一定要幾點起,不要讓明天的賴床變成今天晚睡的借口。
3、睡前不能看電子屏幕。很多孩子之所以睡前興奮就是因為拿著手機和平板上床,不管是刷微博還是看視頻都會讓人精神興奮,本來睡眠就不規律的話這下就更睡不著了。
家長可以讓孩子在飯后或者是白天玩手機,但是要給他們規定上床前一個小時不能看任何電子屏幕,可以帶著書上床,多看看字有催眠的作用。
電子屏幕除了會造成睡眠質量下降,難以入睡之外,對孩子的視力發展也有不好的影響,尤其是關燈看屏幕,即使調到最低亮度對眼睛的刺激也是很大的。
青春期孩子經常熬夜的原因
1、生理變化也是原因之一。青少年正在經歷腦的自然睡眠周期的轉換,又稱為晝夜時間系統的轉換。褪黑激素分泌的時間決定了大腦睡眠的時間,青春期后這種激素在夜間分泌的時間延后了。所以,青少年比兒童要晚一點入睡、晚一點起床。
2、孩子渴望通過熬夜這段時間,去做一些自己安排的事情。平時和父母在一起相處,孩子沒有這樣的機會,他的意愿都得不到滿足,所以孩子會選擇一個人留在家、或者熬夜。
尤其是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他要找機會來證明自己長大了。孩子的內心一旦渴望成長,他就會去尋找獨處的時間,這是孩子的天性。
青春期孩子經常熬夜的危害
1、對記憶力的影響。人的大腦要思維清晰、反應靈敏,必須要有充足的睡眠,而經常熬夜會使得大腦處于疲勞狀態,對我們的記憶力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熬夜學習的同學不要為了晚上多學一點而影響了白天的學習。
2、對精神狀態的影響。晚上不睡,白天卻要按時起床,晚上熬夜,白天就會犯困,經常感到疲勞、乏力,精神萎靡不振。長時間熬夜會使我們白天無法很好的集中精神,白天做事效率也會降低。
3、對生長發育的影響。少年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如果做了“夜貓族”長時間處于熬夜狀態,該保證的睡眠時間得不到保證,勢必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對孩子的身高影響尤為明顯。所以,青少年要想發育好,長得高,睡眠必須得保證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