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是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必須經歷的一種心理狀態。這個時候,青春期的叛逆孩子怎么管教?親子課堂指出,家長朋友了解孩子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1、獨立性增強
隨著少男少女自我意識的形成,他們的獨立性大大增強。他們不再被動地服從父母的教誨和安排,而是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標準衡量是非。這種從被動到主動,從依賴到獨立的轉變,是青少年成長的必由之路。
2、情緒兩極分化
青少年兒童情緒旺盛,熱情奔放,情緒兩極表現十分突出。他們因一時的成功而興奮,因小小的失望而沮喪。他們的情緒多變,經常出現莫名的煩惱、焦慮。
3、心理“鎖”
步入青春期,少男少女結束“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童年,步入“動蕩歲月”。這時,由于心理的不斷發展,他們的情緒自控能力比小時候有了很大的提高,學會了掩飾、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具有心理“鎖定”的特點。曾經愛說笑的孩子在青春期可能會變得孤僻。他們經常把自己鎖在房間里,很少和父母說話,甚至拒絕父母的愛和關懷。
4、心理過渡到成熟
青春期是成年的開始,是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渡。這個過程對他們來說是漫長而痛苦的。在這一點上,他們既不是成年人也不是孩子。孩子們的原始世界已經被打破,但成年人的新世界還沒有建立。于是,他們的心中充滿了矛盾和沖突。例如,生理成熟提前與心理成熟滯后的矛盾;獨立意識增強與實際能力低下的矛盾;渴望別人理解,但心理“鎖定”矛盾。
5、沖動行事
美國和加拿大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沖動是由于青少年大腦中負責控制情緒和沖動的神經尚未完全發育這一事實。
青春期的叛逆孩子怎么管教
1、理解和接納孩子
孩子出現一系列的身心變化,孩子自己也是始料不及,難以控制的,此時,尤其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納。沒有看到孩子的一些變化,或者發現孩子的異常行為就大喊大叫,驚慌失措,更不要罵罵罵咧咧。否則,只會加劇孩子的叛逆心理,增加與父母的隔閡。
2、成為您孩子的朋友。青春期兒童最大的愿望是被尊重、獨立,被當作成年人和平等對待。這就要求家長轉變角色和教育觀念,從指揮、指揮單向教育轉變為平等探索的雙向教育。
從單純的關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到引導孩子的發展成長,努力成為孩子的好老師和樂于助人的朋友。超過90%的青少年向朋友而不是父母或老師抱怨。那些順利順利度過青春期的孩子,家庭氛圍良好,母子關系融洽。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父母怎么做
1、家長要以身作則,家長的作用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長要反思自己的個人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注意糾正自身的不良個性,隨時為孩子提供健康的東西。
2、建立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勢必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產生積極的影響,保持尊老、睦鄰、友愛互助、同情困難的良好品質。別人,樂觀地對待每一件事。
3、建立穩定的家庭生活秩序。家長要為孩子合理安排家務活動,從中培養信用、熱愛生活、勤儉節約的生活品質,促進和保護孩子良好的心情和品格,為善待人、待人處事做好心理準備。未來世界正確。
4、父母要表達感情,合理掌握愛與嚴衡量,真愛與無原則的寵、寵、放縱,愛的表現要衡量,有道理,但顏面絕不是面子,經常被罵、打和責罵時,要尊重孩子的個性,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能夠抵制孩子的無理要求,耐心培養文明行為,良好的品格和行為。
5、敞開家庭大門,讓孩子多接觸自然,多接觸社會,多接觸同齡人,減少說教,加強孩子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接觸鍛煉。
青少年的各種變化是青春期生理心理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從不成熟到成熟轉變過程的正常表現。如果家里也有青春期的叛逆孩子怎么管教類似的“問題”,作為家長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態,以積極的態度、找到正確解決孩子叛逆的方法引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