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但對于許多自制力差的孩子來說卻如同陷阱一般。小孩子年齡小,并不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無法拒絕手機帶來的誘惑,作為父母要對孩子進行耐心的勸說與教導,同時做好孩子的榜樣,才能避免孩子沉迷手機。
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解決
1、家長要以身作則。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如果你有緊急的事情,或者回復微信,請您盡量的避開孩子?,F在家長不可能下了班還手機不離手吧!
2、不要杜絕孩子看手機,家長可以規定時間。您越不讓孩子玩手機,孩子對手機越會感興趣,所以家長可以允許孩子玩手機,但是每天需要規定玩手機的時間,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表現延長或者縮短時間比如:放學回家后看半小時手機 周六日休息可以上午過下午兩個時間段安排時間。
3、制定規則要堅決執行。規則一旦制定好就要堅決執行,切忌生硬。跟孩子溝通一定要讓他感受到彼此的目標一致性,可以說“現在我們一起來執行這個計劃,你是不是也是不想自己手機成癮的呢?所以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一起來努力。”
4、放下手機與孩子積極交流。盡管手機里的世界精彩紛呈,但孩子的世界更具有神秘性,與孩子一起玩耍,在這個過程中去探索孩子的需求,從而了解到孩子的需求,避免孩子因為無聊而去沾染手機。
5、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對一些新鮮事物產生興趣,例如唱歌或者跳舞等等,作為家長可以多培養孩子的特長,當孩子對其他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時,自然會主動放下手機去做自己更喜歡的事情,如此一來孩子們不僅能夠掌握一項技能,還能避免手機影響學習。
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
1、尋找快樂感,滿足好奇。手機里信息豐富,像抖音、快手等各種軟件,繪聲繪色、熱鬧非凡,而一些言情小說、通關游戲,則引人入勝,讓人心動。這些吸引不僅對孩子,就連成人都難以抗拒。
當然,隨著知識分享時代到來,網上也有很多知識碎片,迎合了孩子們對世界探索的渴望。所以,我們會發現,不僅僅是缺少家庭陪伴的孩子會沉迷手機,就連父母陪伴身邊的孩子,也會對手機十分感興趣。
2、尋找歸屬感,填補空虛。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關心和照顧,這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社交需求,是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中家長比較疏離,沒有感受到身邊人的關懷,或者家長管理過于嚴苛,愛沒有流通,這個孩子內在是孤獨的,對情感就有強烈需求。
特別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很可能在交往方面走彎路,比如迷戀網絡言情小說或電視,在網上和異性聊天時曖昧露骨,過于早熟。這其實都是源于潛意識里的情感需求所致,是孩子在找歸屬感時的錯位行為。
孩子沉迷手機會有哪些危害呢
1、學習成績下滑。對于學生來說,玩手機最大的影響在于嚴重干擾了學習的注意力。 一個學生的成績,關鍵在學習專注力的強弱,而非低層次的時間投入。 沉迷手機的學生很難再學習上進行持續的、深入的思考。 玩手機大量侵占了學習時間。只要有手機的學生,無一例外成績下降或成績較差。
2、影響視力?,F在很多的孩子用眼不健康,大部分的孩子都存在著視力問題,以近視、散光最為嚴重。而很多孩子出現眼疾狀況直接原因就是過度玩手機,長時間注視著發光的屏幕,對眼睛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3、降低睡眠質量。玩手機是會上癮的,如果得不到較好的控制,許多孩子躲在被窩里經常玩游戲玩到半夜三更,有時是控不住自己看連續劇、刷微博、聊微信等,“夜貓”就會出現,使精神更加抖擻,不愿意睡覺,嚴重影響睡眠,當身體和大腦得不到休息,甚至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