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果看到孩子有偷東西行為,一定要心平氣和的溝通,不能簡單訓斥打罵,這樣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家長要明確告知偷東西的利弊,以及對孩子將來的影響。
初中生偷東西屢教不改怎么辦
1、首先要讓其正確認識到學生偷別人物品是不對的行為。家長和教師不能嫌棄他,而是要用心開導,用行為去愛他們,引導他們走上正路。
2、如果是在處理小偷現象時,要注意維護學生的自尊心,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不要傷害,不能一味的在別人面前說他是“賊”,要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讓他們重新做人。
3、學校和家長要配合起來教育效果更好,不要體罰學生,引導家長和自己的孩子好好談,而不是一味的用武力征服。
4、事后還要對其偷竊行為進行談心及教育工作,要及時關注他,及時給予監督和幫助,給他分配一些事情去做。
5、不要當面訓斥孩子,教育孩子,這樣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反而更加的叛逆,不聽話應該單獨找機會和孩子坐下來好好的溝通交流,能夠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才有利于問題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家長要了解孩子偷東西背后的秘密
1、父母過于嚴厲。這樣的父母對孩子往往格外嚴格要求,孩子想要什么東西的時候,父母也許會說,“凈想著買這種東西,你還有心思學習嗎?”或者“等你這次考個好成績再買給你”。
這樣的話語只會讓孩子慢慢變得不敢向父母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甚至故意站到父母的對立面,用偷竊來滿足自己的欲望。
2、自控力弱。孩子出現偷東西的誘因有孩子的自控力比較薄弱、家長沒有正確引導孩子和家長沒有教育好孩子。聰明的家長面對孩子偷東西,不是第一時間就去指責孩子,而且冷靜下來去給孩子講道理,讓他明白他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
3、太想要一種東西。孩子偷東西有可能是因為他想要一件商品,父母卻遲遲不滿足他的愿望導致的。聰明的家長可能會以獎勵的方式獎勵給孩子,既幫助了孩子的學習,還能讓孩子避免有扭曲的世界觀。
4、叛逆心理。孩子青春期他身邊有這樣的同學,他覺得也可以也模仿同學偷東西!這樣可以給他帶來快感,覺得很酷很帥。
孩子小偷小摸屢教不改,家長該如何面對
首先,你可以耐心和他講道理,分析事情的對錯,告訴他是非曲直,引導他走上正途。
其次,和其他家庭成員商量教育孩子的辦法。
最后,必要的時候可以棍棒教育,但要把握度,不要過度傷害孩子,適當的棍棒教育也可以讓孩子懂得是非對錯。
作為家長,應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妨把孩子叫來認真地交談一次,讓孩子談談是怎么想的,根據情況給孩子做思想工作,使孩子有一個正確的“物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