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老師批評后厭學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端正自身的態度,正確對待老師批評孩子這件事情;2、家長要積極引導孩子,不要強化孩子對老師的負面情緒;3、理解孩子的情緒,認可孩子的感受;4、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真正的接納老師,讓孩子明白上學的目的。
孩子被老師批評后厭學怎么辦
1、家長要端正自身的態度
父母為孩子選擇學校,是為了教育孩子更好的發展,同時也是為了讓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所以,父母一定要端正態度,不要對老師產生質疑。大多數老師的出發點一定是好的。而且很多老師看每一個孩子都是公平的,不會向父母看待自己孩子是充滿了溺愛的眼光。在集體當中,老師很容易看出每一個孩子身上的缺點以及弱點,也能夠分析出每個孩子身上的優點。老師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也一定是發現了孩子身上的一些弱勢。這比父母看到的孩子更加全面和客觀。
2、要積極引導孩子
孩子出現厭學狀態的時候,父母一定要能夠做積極引導,畢竟在父母的心中孩子繼續上學才是最終目的。不可否認的是,在很多學校教育過程當中,有的老師批評孩子可能沒有注意教育方式,有時候語氣過重或者當著同學的面批評,這會讓孩子認為傷了自尊心,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不要跟著孩子一起情緒化。更不要當著孩子面說老師的缺點,這只能強化孩子對老師的負面情緒。父母學會淡化老師的批評,強化老師批評教育的目的,幫助孩子轉變心態。
3、理解孩子的情緒
即便是孩子做錯了但他們也會有比如傷心、憤怒的情緒存在,這都是很正常的,大人被批評的時候也會有反抗的情緒。因此,孩子們這些不好的情緒也需要被認可,讓孩子說出來自己為什么會生氣、因為什么而傷心,讓孩子將心里那些不好的情緒釋放掉。
4、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是孩子理解對方的前提,孩子被批評了內心很受傷,但也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擾亂記錄對于老師來說也是一種不尊敬、影響他人的存在,老師也會因此而不開心。當孩子理解老師之后,才會真正去接納老師。
當孩子被負面情緒主導的時候就很容易什么都不管不顧了,他們不顧及決定的后果更在意自己當下的情緒。當時上課并不是因為討老師喜歡,而是要去學東西的,不上課就意味著學習落后,這對于孩子來說是自己的損失,而并非老師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