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想上學的原因:1、孩子的功課沒有及時跟上,導致孩子產生厭學情緒;2、家長的期望過高,孩子對學習產生畏懼心理;3、孩子的天性是愛玩的,由于心理不成熟,導致孩子容易貪玩,不能有效控制自己。
小孩為什么不想上學
1、功課沒有及時跟上
一些孩子厭學是因為學校教授的東西不能及時有效的吸收,導致學習自信心下降,產生自我懷疑。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發現這一問題并做相應的輔導,很容易加劇孩子的厭學情緒。建議家長有意識地關注孩子是否在哪門功課上出現問題,看是否是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不得當所導致的,及時引導孩子。
2、家長期望過高
孩子出現厭學的苗頭,家長就要反思自己平時的教育方式是否得當。比如,當家長期待過高,孩子在達不到父母要求的時候,就會讓他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對學習產生強烈畏懼心理。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學習吸收情況適當表達自己的期望,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孩子學習興趣。
3、孩子貪玩
很多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純粹就是因為貪玩。畢竟,相比于手機電腦上的游戲、可以肆意奔跑的游樂場、能呼吸到新鮮空氣的郊外美景,書本上的知識,永遠是顯得很枯燥的。
小孩子不想上學怎么教育引導
1、家長要堅持原則
家長不要在孩子的軟磨硬泡下沒了底線,抱著“只要他高興就好”的態度。如果家長沒有底線,那么孩子就越來越過分,越來越出格。這就好比一個圈,在孩子施加的壓力下,家長的圈不斷擴大,直到毫無約束力。家長要告訴孩子,你可以學習不好,但不能不上,這就是底線。學習好不好是能力或習慣的問題,而不去上學就是態度問題。
2、家長要為孩子細小進步鼓勵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正向關注,受到父母正向關注的孩子因精神營養充分而茁壯成長,就像得到充沛的陽光雨露而枝繁葉茂一樣。如果孩子任何微小的進步,都會被父母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他就會涌起把事情做好的沖動。反之,當他在做事情時,如果沒有人為他高興為他喝彩,他就會興味索然,失去繼續做下去的熱情和興趣。
因此,我們家長要欣賞和贊美孩子的微小進步,為他的微小進步鼓掌加油!這樣做,會迅速提高孩子的自我價值,找到繼續前進的動力。
3、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
家長就要調整自己的對于孩子要求,如果孩子不能達到90分,那么就要適時的降低要求85分即可,讓孩子不要在內心產生太大的壓力。另外,孩子如果是因為學習了新知識,在學習方法不夠科學而導致成績的下降,作為家長就要及時地與老師溝通,讓老師能夠給孩子適時的指導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