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可采取的解決措施:1、經常進行自我反思,是不是自身的教育方式出問題了;2、要學會拒絕,不要在能力不足的時候還要分心解決其他的事情;3、選擇合適的方式,及時的進行釋放情緒;4、正確應對自身的情緒,不要和孩子有正面的沖突;5、進行角色互換,互相體諒對方的感受。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怎么辦
1、及時進行反思
每個人都有脾氣,哪怕你已經修煉的很好了,盡量不沖孩子發脾氣,但是仍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將你打回原型。所以為了鞏固得來不易的成果,家長最好每天晚上都要靜下心來總結一天的生活。反思今天有沒有對孩子發脾氣?為什么發脾氣?如果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會不會有更好的方法處理?同時積極地與孩子進行溝通,聽取孩子對于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能夠控制情緒是父母成熟的標志,也是一生都要學習的課題。
2、學會拒絕
當你已經忙得不可開交,心理資源不夠用時,也是你容易起情緒的時候,如果還有一些人或事來找到你,你需要學會拒絕,來保護自己,讓自己有足夠的精力來處理眼前的事情,尤其是要讓自己有精力跟孩子耐心地相處。哪怕別人真的是有困難找你幫忙,也希望你能拒絕,雖然給予是好的,但是也要量力而為。
3、及時釋放情緒
當發現自己有煩躁、沮喪、委屈等負面情緒時,不要排斥它們,接納它們,好好傾聽它們,有效疏導它們。釋放疏導情緒的方式是找人傾訴,但是這種方式存在局限性,因為不是你有情緒時就能剛好別人也有時間精力傾聽共情你。但是自己寫情緒日記這種方式,不受時間地點人物的局限,只要發現自己有情緒,立馬拿出筆和紙或者直接在手機上打字進行書寫釋放。
4、正確應對自己的情緒
雖然家長的目標是不吼孩子,但這不代表自己心里沒火兒。所以,正確應對憤怒也很重要。不要和孩子有正面沖突,有條件的話就讓別人幫忙看孩子。沒條件的話,就先什么都不要管,彼此都晾一會兒。不要把憤怒轉化成攻擊性的語言和行為,更不能因此給孩子打上“不乖、壞孩子、搗蛋鬼、小混蛋”這樣的標簽。
5、角色互換
可以玩一些角色扮演游戲,父母和孩子進行角色互換,重演之前起過沖突的場景。父母和孩子在互換身份后,更容易換位思考和體諒對方——孩子可以體會父母為什么對自己生氣;父母也可以了解孩子犯錯時真正的想法。在這樣有趣的互動中,還能幫助孩子建立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