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一些新聞報道中,“原生家庭”的出現頻率非常高。很多孩子也會將自己的性格、心理和生活過錯歸咎于原生家庭上,不少家長看到孩子玩手機、寫作業磨磨蹭蹭、考試考不好…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會隨時發脾氣對孩子大吼大叫。其實父母的出發點也是為了孩子好,但采取的怒吼、威脅、甚至暴打的方式,也實實在在地對孩子造成了壓迫。久而久之,孩子本身模仿能力就強,就會和家長一起發脾氣,家里的爭吵也會越來越多,不利于家庭和睦。那么,家長控制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怎么辦?
家長控制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怎么辦
1、對孩子多些表揚
“表揚”的方式適合大多數孩子。對于不習慣愛的表達的家庭,孩子剛開始可能會有些吃驚,覺得不適應,但是不要放棄,其實孩子的心里很受用。要多寫一些孩子具體的優點,再加上真誠鼓勵的話語。而孩子也因為父母的鼓勵做的越來越好,親子關系因此而更加和諧。
2、孩子不是父母的負擔
有些家長口頭禪就是“我為你犧牲了這么多,你不努力對的起誰”,家長可以調整自己心態,當孩子在家時可以泡杯茶、看本書、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等等先讓自己身心放松、幸福感倍增。當父母心情愉悅了,自然會用更加積極的目光去看待孩子,而不是對孩子一味的挑刺。
3、回顧和孩子的交流
家長可以每天晚上靜下心來總結一天和孩子的交流,反思一下今天有沒有對孩子發脾氣?為什么發脾氣?如果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會不會有更好的方法處理?同時家長積極地與孩子進行溝通,聽取孩子對于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當孩子也發脾氣家長如何“哄”
1、家長保持冷靜
家長首先保持冷靜,才能妥善應對小孩子鬧脾氣。最糟糕的情況莫過于家長對鬧脾氣的孩子發脾氣。孩子需要有人安撫,尤其是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可以深呼吸幾次,至少過幾秒后,在對孩子溝通交流。
2、詢問孩子感受
孩子渴望有人傾聽孩子的想法,但只懂得用發脾氣來表達自己。家長認真看待孩子,詢問孩子到底怎么了,仔細聆聽孩子的回應,也許有所幫助。抱住孩子,給予充分的關注,而是以尊重的方式聽孩子把話說完。
3、在對孩子發完脾氣后,一定要及時道歉
家長要主動承認錯誤,安撫孩子情緒,抱著孩子并表示父母是愛孩子的,剛剛是父母沒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與孩子無關,嚇著孩子了,家長學會會反省自己。這樣孩子感到被尊重,并會重新接納父母。
家長控制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怎么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做一些令家長不開心的事情,但這恰恰也可能是孩子與這個世界交流的方式之一。因此,家長在面對孩子時,要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與孩子一起成長,變成更為優秀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