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有不順心就發脾氣,家長要耐心的給孩子講道理,不能縱容孩子,要讓孩子明白不是所以人都會順從他的心意,要經受的起挫折,考驗。另外要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提高孩子自信心。
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就發脾氣怎么辦
當孩子表現出不高興的神情時,父母可以溫和地問他為什么不開心,傾聽孩子的內心,讓孩子學會用語言來表達情緒、宣泄情緒,進入改變自己的情緒。
很多孩子看到父母愿意聽自己說話,關心自己,都會變得很乖。了解孩子的心聲后,孩子平靜下來了,父母再解釋,他往往能聽進去。
如果孩子已經養成了不好的情緒表達方式,遇到不如意的就哭就鬧,父母可以不回應孩子,不要理他,等他不鬧了、情緒平靜一些,再和他溝通,問他剛才為什么不高興,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他理解,然后再解釋。
孩子的動機可能沒有錯,但行為方式需要糾正,父母需要告訴孩子剛才那樣大吵大鬧是不對的,明確告訴她,以后同樣的錯誤不能重復。如果下次再犯,就要處罰——取消零食或者看電視的權利。
父母可以先教給孩子適當的情緒表達方式,引導孩子采用不同的方式去改善自己的情緒,讓他慢慢學會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可以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能少鬧一會兒都是進步,當孩子在這方面有進步時,父母要及時肯定和表揚孩子。
一些父母自己本身就缺乏耐心,喜歡吵架、打架,說臟話,摔東西,在家長的耳濡目染下,孩子自然也就會變得如此。
如果父母總是因為小事而發牢騷發脾氣,或者因為孩子做錯事就大發脾氣,大聲呵責,或者家庭氣氛緊張,父母之間經常吵架,孩子長期缺乏安全感,同時缺乏家長的引導,孩子很難有良好的自控能力。
因此,家長以身作則非常重要,首先需要完善自己,改變自己的脾氣,讓自己變得平和,如果覺得困難,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的幫助。
當父母平和了,面對做錯事情的孩子,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而能夠站在孩子的立場,跟孩子一起分析、解決問題,通過自己的經驗引導孩子建立良好的控制力和情緒調節能力。
青春期的孩子壓力來源于哪里
1、學習任務繁重,面對激烈的競爭,孩子的心理壓力較大。
2、身體急劇發育,他們體內積蓄了大量能量,容易興奮。
3、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
面對學習壓力
隨著學校課程的增加,青春期孩子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進而會引發焦慮、煩躁、情緒低落,甚至有的孩子還有意志消沉的情況出現。
面對生理壓力
青春期的男孩,會因為自己身體的發育感到困惑。有的孩子因為不了解自己的身體變化,還會產生自卑的心理。
人際關系和情感
青春期的男孩,獨立意識開始變強。通常不會處理人際關系的男孩,都會比較自卑和敏感。因此,他們心理承受的壓力也很大。
青春期的孩子發脾氣家長要怎么做
首先,家長的心態要穩如磐石,千萬別跟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如果孩子回家沒來由地發脾氣,不要跟他講道理,更不要跟他針鋒相對,而是讓他盡情發泄。等孩子發泄完了,家長要走上前,抱抱孩子,或者拍拍孩子的肩膀,溫和地說,心情很難受吧?我能幫你什么忙?
如果孩子余怒未消,斷然拒絕,也不要說三道四,只需淡淡說一句,好吧,那你先自我消化一會,消化不了,記得找我哦,我永遠站在你一邊!
家長的心態穩定,孩子的心就穩了。等到孩子把負面情緒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問問孩子是否遇到困難,需要父母提供各種支持。如果孩子愿意說,家長就要認真聽,一邊聽一邊提問孩子:你打算怎么做呢?你覺得用什么方法來處理才合適呢?
千萬別一邊聽一邊自以為是地說,我覺得這件事應該這樣處理,或者說,你那樣做肯定錯了!把亟待解決的問題拋給孩子,而不是由大人越俎代庖。孩子已經長大了,他需要自己去面對自身遇到的麻煩。
其次,家長要對孩子的壞脾氣表示理解,理解并非縱容。
當孩子的壞脾氣爆發出來的時候,家長在認知層面要這樣認為:這就是我的孩子,他遇到麻煩了,我理解他此時的行為,我不會怪他。我想要知道的是,他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煩?我能幫到他嗎?家長只要能這樣想,就不會被孩子發出來的壞脾氣傷到,當然也就不會反傷到孩子。
因為理解,就能抱持。因為抱持,孩子就有安全感。因為有安全感,孩子就很依賴父母。因為對父母有依賴,父母教給孩子管理負面情緒的方法他就能接受。
第三,少說教,少嘮叨。
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壞脾氣時,會不由自主地進行說教,說教完畢就是沒完沒了的數落。
從出生到幼兒園,再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從小學到初中,一把鼻涕一把心酸地表達自己這一路走來多么不容易,孩子多么不聽話,多么令人心寒,甚至連孩子未來可能要虐待父母都要預見一番。家長數落完畢心里舒坦了,但孩子的脾氣反而更壞了。
父母與青春期的孩子打交道,要學會把自己變成彈簧。孩子進,家長退。孩子退,家長就要進。這進退之間,蘊藏著很多的乾坤,需要家長在實踐中去摸索。
第四,幫助孩子尋找負面情緒的根源。
家長只要把前面三點做到,孩子就不會反感父母。待他們心平氣和之時,家長再詢問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孩子就會據實以告。如果孩子不愿意告訴家長,家長也要尊重孩子,誠懇地告訴他:好吧,你也長大了,有些問題也該學著自己處理了。
但請你一定要記住,爸媽永遠是你的堅強后盾,就算全世界都拋棄了你,我們也在你旁邊陪著你,永遠不離不棄!不要覺得這些話說來矯情,這就是父母子女之間最溫暖的“情話”,也是最光明正大的人話!
很多家長,明明恨不得把自己的心肝都剖出來炒個菜給孩子下飯,可說出來的話就是把孩子的心肝都氣炸了。
第五,與孩子一起學習做自己的情緒管家。
為什么要與孩子一起學習呢?一則,家長本身也要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大多喜歡亂發脾氣的孩子,家里其實有個亂發脾氣的家長。孩子從小生活在一個寬松、民主、講理、溫和的家庭里,所以他解決問題的方式也不是通過發脾氣來解決,而是通過友好協商,民主溝通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