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發現孩子隨著年級的不斷上升,孩子對于學習越來越提不起興趣,有的甚至出現了厭學的心理,從而導致孩子出現了:逃學、曠課、不寫作業等行為。對此很多家長都感到十分擔心,那么,孩子不想上學是什么原因?
孩子不想上學是什么原因
1、回避社交
有的孩子不想去上學可能是因為對于社交這件事情產生焦慮。孩子害怕也擔心如何與同學相處,不想參與小組活動和小組討論等等社交活動。孩子擔心自己的學業成績,擔心別人對自己產生評價,擔心在課堂上會點名等等一切需要在集體面前展示自我的場景。
2、要想獲得父母的關注
孩子們對于父母的關愛永遠是渴望的,就像有的孩子會通過裝病來獲得更多的注意力一樣,有的孩子會通過表現的不想去上學的一系列行為來獲得父母更多的關注。
3、家長對孩子過于期待
父母的期望值過高,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原本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把過高的期望加在孩子身上,超出了孩子內心所能承受的范圍,孩子就會開始逃避。
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
1、學會換位思考
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或者有不想上學的念頭時,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家長除了高度重視以外,要與孩子換位思考,理解接納孩子,了解孩子不想上學的背后原因,而不是嚴重的進入另一個誤區。不管是什么原因,家長一定要冷靜,不要沖動,讓孩子感受到家長是和他站在同一條陣線的,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力量。
2、在游戲中融入學習
孩子的天性是喜歡玩游戲,在游戲中獲得樂趣,如果能把學習變成游戲那么有趣,哪個孩子不喜歡學習呢?父母只要多花點心思,就能發明出無數的花樣,既能促進親子關系,又能讓孩子在游戲中不自覺地學到許多東西。
3、家長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父母的擔心和焦慮主要是因為孩子年齡小,突然把他們放在一個陌生環境,難免不放心,這是一種合理的情緒。父母不要一味排斥焦慮情緒,接納當下情緒,把它合理化。因為家長對于孩子上學的擔心焦慮情緒也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繼而誘發孩子不想上學。
孩子不想上學是什么原因?在面對孩子不想上學的時候,家長要及時查明原因,學會換位思考,在游戲中融入學習,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還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切不可因為自身情緒影響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