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能否在生活中取得好成績取決于智商?情商?也許兩者都有,但最終讓一個人堅持下來的絕對是專注。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注意力出現問題,不僅會影響以后的學習,還會在以后的人際關系中出現問題。那么,孩子專注力怎么訓練?
孩子專注力怎么訓練
1、擁有一個干凈、有序的家庭環境
家中物品的有序擺放,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學會把玩具擺放整齊,而孩子們對玩具的收藏、整理、擺放等一系列的動作,是一個逐步重建專注力的過程。
2、與您的孩子交談
在日常生活中,大人之間的交談,可以讓孩子一起參與,并適時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孩子將語言精簡的過程,也是他大腦高速運轉從而為思維梳理的一個過程,長此以往,孩子會養成在別人說話時邊聽邊想邊聽聲音的習慣,這不僅為孩子們放學后的課堂學習做好了準備,也讓他們養成了習慣性思考的好習慣。
3、提高孩子對細節的關注
刻意將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到生活的細節上,例如,為什么孩子的校帽是黃色的?下雨天螞蟻為什么要搬糧?這樣,讓孩子養成在看到現象時聯想思維的習慣。
4、反轉游戲
加拿大認知神經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經常和孩子一起玩“大西瓜,小西瓜”之類的反向游戲可以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因為游戲規則是聽到對方給的條件,然后迅速將其與相反的答案匹配。這就需要孩子們先用心聽,然后迅速調動大腦進行逆向思維,這是一種專注的表現。
孩子專注力差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1、父母自以為是的參與和幫助破壞了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育兒專家蒙臺梭利說:“除非孩子邀請你,否則不要打擾孩子。”太多的關心和干擾,相信是很多爸爸媽媽都踩過的雷區。
見寶寶出汗,趕緊拉住寶寶,讓他停下來喝水休息;看到孩子在玩玩具,一玩就是蹲在那里好久一動不動,家長又心疼的帶上吃的喝的給寶寶補充營養。殊不知,正是大人的這些固執己見的行為,不經意間破壞了孩子在快樂中建立的專注力,也破壞了孩子的成就感。
2、給孩子限制太多,讓孩子無法專心做事
如今,孩子們受到父母的各種可能的保護。孩子們和他們的朋友一起跑來跑去。父母怕摔倒。“兒子,別跑得太快。”孩子想去沙廠玩沙,媽媽嫌臟:“寶寶不玩,摸臟東西會生病。”
久而久之,孩子們玩什么都習慣了先看看大人的臉色,這也導致孩子玩什么都靜不下來,注意力從何而來?
3、過多的玩具實際上會干擾孩子的注意力
不給孩子買玩具,對于孩子的成長顯然是不利的,但是給孩子買太多的玩具,會讓寶寶無所適從。
孩子們肯定會貪婪地玩一種東西并根據自己的喜好去觸摸另一種東西,這種玩具模式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也就不足為奇了。
4、電子產品也是一大干擾
在智能時代,孩子們忙于電腦、手機和平板,以至于他們專注玩游戲或看卡通片,甚至有些媽媽會錯誤地以此來試圖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
電子產品對兒童如此有吸引力的主要原因在于頻繁切換的鮮艷色彩和豐富夸張的聲音。漫畫的頻閃率高達每秒25幀,也就是說,孩子一秒鐘可以快速閱讀25張圖片。孩子們已經習慣了這種快速跳躍的圖片。很難冷靜下來,專心做一些精細的動作。
孩子專注力怎么訓練?培養專注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滲透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不過,相信父母一定可以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陪伴孩子開始這個慢慢到來的過程。也期待各位家長積極分享一些經驗以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