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要經歷漫長的學習時光,所以學習對于孩子來說是人生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很多家長都有同樣的煩惱,那就是孩子非常不喜歡學習,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于是導致成績比較差,那么,孩子不愛學,總想著玩怎么辦呢?
1、正確看待孩子愛玩的天性
家長不要以大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要知道愛玩就是孩子的天性,并不是孩子的過錯,所以家長們首先要以同理心看待孩子,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在玩中成長的,而且玩還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對孩子是大有裨益的。
2、寓教于樂
針對孩子貪玩的特點,家長不妨將游戲與知識相結合,比如可以跟孩子玩“開超市”的游戲,一方面可以鍛煉孩子的算術能力,另一方面還能讓孩子了解到生活常識,與此同時還能讓孩子開心并增進親子關系。
3、和孩子一起做好時間規劃
有的孩子玩起來沒個頭,這就需要家長們提前跟孩子約定好玩的時間,教會孩子進行時間管理,最好是雙方一起做一個時間計劃表,明確列出玩耍和學習的時間,這樣能夠幫助孩子避免因為貪玩而耽誤學習。
1、父母教育失當
不少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對孩子缺乏教育管束,孩子整日與其他小伙伴玩在一起,自然會沉溺于玩耍。其實學齡兒童貪玩大多與父母教育適當有關,正是由于父母的忽略,導致孩子習慣于在課堂走神做小動作。
2、孩子缺少良好的學習習慣
父母教育孩子的關鍵就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只有良好的習慣才能讓孩子受益終生。其實,很多孩子不愿意學習大都是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無法保持專注,如果在孩子幼年時期,父母忽視了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那么在進入校園后孩子的學習也很難有起色,甚至孩子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3、父母過于在乎分數,使得孩子大受打擊
進入小學后父母習慣以分數來衡量孩子的優劣,對于那些無法保持良好學習成績的孩子而言,較低的分數很容易受到父母的打擊。
大多數父母僅僅在乎分數,而忽視了分數背后所蘊含的真正含義,因此當孩子分數較低時,父母習慣于對孩子做出不公正的評價,正是由于父母的評價使得孩子大受打擊,從而不愿意學習,表現出貪玩好動的特點。
孩子的淘氣貪玩,總會使父母格外惆悵,面對孩子不愛學,總想著玩怎么辦呢,不少父母秉持嚴厲的態度,然而卻很難見成效,其實教育天性貪玩的孩子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對癥下藥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