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細胞生物結構主要是: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
單細胞生物物質主要是:水:占80%--90% 無機化合 無機鹽:占1%--1.5% 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蛋白質:占7%--10% 有機化合物 脂質:占1%--2% 糖類和核酸:占1%--1.5%。
單細胞生物只由一個細胞組成。單細胞生物雖然只由一個細胞構成,但也能完成營養、呼吸、排泄、運動、生殖和調節等生命活動。
單細胞結構層次介紹
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和生物圈,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細胞,單細胞生物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
單細胞生物沒有組織、器官和系統這三種層次。組織是一些在形態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堆積在一起的細胞群,所以細胞數目多。器官是指2個或2個以上的組織按照一定次序排列在一起的結構,細胞數目也多。系統是指由多個器官共同完成一個或多個生命活動的器官組合,細胞數目也非常多。單細胞生物是指身體只有一個細胞,而組織、器官和系統的細胞數目都非常多,試想一個細胞又怎么能構成組織、器官和系統呢?因此單細胞生物不具有組織、器官、系統這三個層次。
單細胞生物介紹
單細胞生物指的是身體只有一個細胞,在生物圈中還有肉眼很難看見的生物。
單細胞生物主要分有核和無核的單細胞。有核的如草履蟲就是典型的有核單細胞生物。有核單細胞生物主要有細胞核、細胞質、還有細胞器。它包括:線粒體、高爾基體、核糖體、細胞膜--這是動物型單細胞。如果是植物型單細胞比如紅藻,組成就是細胞壁、細胞核、細胞質,它的細胞器就包括線粒體、高爾基體、核糖體、葉綠體、細胞膜。
無核的單細胞生物,雖稱無核細胞,但并不是把核除掉了的細胞,而是E.H.Haeckel(1866)假定的在進化道路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種無核細胞質團,稱為無核原生質團(monera)。以后P.J.vanBeneden(1875)把極體出現前一如在胚胞消失的(卵母)細胞,以及L.Auerbach(1876)對一般細胞分裂對細胞核消失的細胞團,也都應用了這一名稱。
單細胞生物雖然個體微小,但是與人類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多數單細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組成部分,是魚類的天然餌料。草履蟲對污水凈化有一定的作用,據統計,一只草履蟲每小時大約能形成60個食物泡,每個食物泡中大約含有30個細菌,因此,一只草履蟲每天大約能吞食43000個細菌。但是單細胞生物也有對人類有害的一面,如瘧原蟲,痢疾類變形蟲等人體內寄生蟲危害人類健康;海水中的某些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可能造成赤潮。簡單地說,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可以分為有利和有害兩個方面,有利:魚類餌料、凈化污水等,有害:危害健康,造成赤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