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父母都會有這樣的煩惱,孩子學習不好,還不愛學習,大人被搞得精疲力盡。在這方面,我家的孩子很突出,而且有的方面特別明顯,那么,怎樣處理孩子厭學呢?
1、理解孩子的狀態
跟孩子充分溝通,理解孩子目前面臨的各種的壓力和困難,支持、接納,讓孩子的負面情緒得到釋放和宣泄。
2、給予鼓勵和認同
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點,真誠地給予肯定和鼓勵,對不足之處表示理解和支持,幫助孩子完善自我身份的認同。
3、學會給孩子減壓
結合孩子的能力,對學習不提過高的要求,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有限的休息時間,幫助孩子減壓。同時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使他們能自主地區分輕重緩急,主次分明地安排自己的學習任務。
4、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引導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善于思考,而非被動接受知識,以此提升學習的效率。孩子在學習中有了成就感,就會有學下去的興趣。
5、幫助孩子應對困難
當孩子眼中已經看不到希望的時候,再告訴他要振作、不要逃避,大多是徒勞的。他更需要的是外界給予理解、接納和共情。和孩子溝通知道問題所在,才能真正著手,與孩子共同解決問題。
1、家長不要過分溺愛
很多家庭的父母工作繁忙,都是爺爺奶奶來照顧,隔輩親也是隔輩更溺愛,對孩子更注重生活的教育,但是缺少了心理的教育,情感上的教育,造成了孩子的惰性,依賴性,缺乏責任心,自由散漫,生活中的不好習慣在學習中也是自由散漫學習成績越來越差,惡性循環,最后不愿意學習,學不會就不想上學。
2、父母感情不好,孩子缺少溫暖
溫馨的家庭和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就是孩子的成長階梯,在良好的環境中孩子的學習才能舒暢,才能愉悅,會在好的心態中學習。
相反一個充滿了暴力,充滿這焦慮不安的環境孩子也不會有心情學習和讀書,孩子因為不安和焦慮的家庭問題中給自己的非常大的壓力,還就會表現出厭學的心理。
3、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很多家長總是當著孩子的面對其她的家長說,孩子學習成績差,不好好學習就知道玩,說我家的孩子笨,記不住等等,我家長孩子以后估計連大學都考不上,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在其她的家長親戚朋友面前說一些傷害孩子自尊的話。
造成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歸我就應該不好,我就不是學習的材料等這樣的自暴自棄的心理,助長了孩子的厭學情緒。
總之,怎樣處理孩子厭學的問題,作為家長要去慢慢的引導孩子,讓孩子慢慢的對學習產生興趣,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