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僅孩子有做事拖拉磨蹭的毛病,大人也有,之所以沒人說大人怎么怎么樣,是因為大人有承擔后果的能力,所以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那么孩子磨蹭的三個解決方法分別是什么?
孩子磨蹭的三個解決方法
1、讓孩子有時間的觀念
其實對于小年齡的孩子來說,“8點”“9點”“十分鐘”,他們是沒有什么概念的,所以許多小朋友的幼兒園時都會學著認識鐘表,但是如果孩子沒有掌握好,那孩子就不能理解家長為什么一直在時間上催促他們。
家長們可以跟孩子玩一些有趣的計時性活動,比如2分鐘拼圖,3分鐘計時勞動,5分鐘穿衣服,10分鐘拍皮球等,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
2、應該多鼓勵和包容
因為孩子出現做事磨蹭有可能是因為沒有自信,做事沒有決斷的能力。這時一定要多給予正面的鼓勵,而且適當與孩子溝通和交流,尋找做事磨蹭背后的原因。適當的指導和教育,學會積極、主動的解決問題,不要懼怕做事以后的后果。因為無論任何行為都有好或壞的問題,但是成熟的第一步就是學會接受事情的后果,學會勇于承擔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孩子的認識,讓其更加積極、主動,做事也更加有效率。
3、進行有效的懲罰和獎勵
當孩子做事拖延時可以適當懲罰,比如縮減游戲時間或者縮減看電視的時間,也可以在孩子做事效率特別高、特別認真時給予一定的獎勵,比如獎勵孩子游戲時間,多給予一定的陪伴和言語上的鼓勵,也可以給予一定的零花錢等等。以上方法只要綜合的去做,通常都會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
1、缺少時間概念
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一般而言,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盡快做完之后會有什么更好的結果,他也不認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
2、缺乏自信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時缺乏足夠的自信心,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錯,所以做起事情來也是瞻前顧后、畏畏縮縮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擔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動作也就越慢。如果大人這時候再在一旁不斷地責備、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會受到影響,他的動作不僅快不起來,反而會更慢了。
3、父母的榜樣
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來經常拖拖拉拉、不講效率,本來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長的時間,本來應當提前做完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后一刻。家長這種做事慢吞吞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時間長了,孩子也會養成辦事拖沓、磨磨蹭蹭的習慣。
以上就是孩子磨蹭的三個解決方法,家長只要按照上面的去做,一定能有所改變,但是在選擇方法時,也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