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越來越不是一件只憑智商就可以搞定的事情。不少孩子學習成績不佳,因為長期懶散、沒有毅力和好的學習習慣,最終導致“積懶成笨”。其實這種現象在我們的身邊并不少見。很多成績上不去的孩子,并不是因為笨,更多的其實是“懶”。那么,孩子學習懶散怎么辦?
這種懶可以分為兩方面
1、行為上的懶散
學習不愿意動筆;作業總是拖到最后一刻;沉迷能獲得短期快感的事物中,比如:手機、電子游戲等等;早早地選擇較為輕松舒適的學習方式。
2、思維上的懶散
只愿意做簡單的題目,不愿意在難一點的題目上花時間;上課機械性記筆記,課后沒有及時復習;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知識點難以及時獲取。
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稍微大一點的難題,就想要逃避不去嘗試,這種思維上的惰性,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一籌莫展。?
孩子學習懶散怎么辦
1、給孩子成就感
朋友老張的兒子今年考上了北大,他自己學歷并不高,問他有什么秘訣,他只是笑著說:“也沒啥秘訣,就是不斷給孩子成就感!”
老張常常對孩子說:“書里的知識太多了,老爸也只學了一點,你學校里學到什么新的東西,一定要講給爸爸聽哦。”于是孩子不僅喜歡讀書學習,而且還喜歡講給爸爸聽,每次給爸爸講了新東西,他就很高興、很有成就感。一直以來他都是這么積極主動地學習,所以最終考上了北大。
假期監督孩子自己看下學期新課,背新學期英語單詞和語文古詩詞。
當開學后孩子發現老師留的背誦作業,自己已經提前背會了,你可以問問孩子是什么感受,是不是很驕傲、很有成就感?當孩子在數理化的課堂上,由于自己思考過了,老師講的簡單題一聽就懂,課后直接可以做中高檔題,你可以再問問孩子,是不是覺得自己特別了不起?
自己只是在假期努力了那么一點,開學后不僅學習高效,還輕松自信了!你讓孩子體會成就感和進步的種種愉悅,孩子會喜歡上這種感覺。先從小進步開始,讓孩子適應這樣的努力,然后再變成大進步。
2、和孩子談成長,先別談理想
如果孩子讀的學校一般,周圍也缺乏榜樣,那么你空和孩子談理想,孩子會覺得假大空,會不屑一顧。
3、獎勵孩子
此時,你要多關注孩子的成長,關注孩子每一點的進步。小進步會變成大進步,小成長會變成大轉變。密切注意孩子的成長,并第一時間給予表揚、獎勵和鼓勵。
孩子提早完成作業了,孩子主動預習功課了,孩子課堂上敢舉手發言了,孩子這次考試前進了幾名……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成長,都是孩子的快樂,不要只關注孩子的不足。當孩子有了這些轉變后,會渴望更大的進步,這時家長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小目標了!
4、別指責,給孩子來點實際獎勵
怎么吼都不管用時,就別再指責了。不如先來點實際的,能吃能喝能玩的。這并不是用獎勵來讓孩子學習,只是先用獎勵讓孩子動起來,先有所進步。
不同的階段,孩子有不同的學習動力。也許開始時只是為了一頓好吃的、去一個喜歡的地方,但后來會變成被夸獎的快樂,會變成被爸媽、被老師認同的成就感,再后來就會變成成長的快樂,就會有更多的內在渴望。
孩子學習懶散怎么辦?小學階段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時期,是孩子學習最靈活的時期。如果父母此時專注于培養孩子的習慣,未來會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