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聽話。你希望幫助孩子在生活中建立規則嗎?父母如何教孩子自律?曾有媒體報道兒童一小時吃三個冰淇淋,導致胃腸道出血,冰淇淋成血餅課!因為沒有規矩,孩子不可能有真正的自律,管不了自己,自然管不了嘴。孩子的暴食和無法控制自己的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
孩子怎么養成良好的自律行為
1.孩子不明白不受管教的后果
大多數父母會給孩子一些零用錢買文具、零食等。但越來越多的母親發現,她們的孩子無計劃地花錢,買下所有看得見的東西,而她們的孩子在零用錢還沒到的時候就花光了。最終,孩子只能增加零花錢,或者讓孩子預支零花錢,有時父母會拒絕,孩子甚至會“偷”父母的錢。
【解決辦法】教育孩子,最忌諱的是大人“言行不一致”。孩子一定不能覺得大人說的和做的不是一回事。拿孩子想要更多零花錢為例,媽媽嚴厲地告訴孩子“要存錢”,卻忍不住從錢包里拿錢給孩子,媽媽心軟,放任孩子的行為。而打破規則,往往從幾塊錢開始。所以在給孩子規矩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狠,不管孩子怎么求,都不能對孩子妥協。可怕的是,孩子們知道如何打破規則,卻不把它們當回事。現在意識到孩子沒有自制力并希望他們改變為時已晚。
2.孩子知道有人為他善后
很多家長習慣于為孩子做事,幫孩子整理書包,幫孩子收拾衣服……結果孩子處處依賴父母,不知道如何應對沒有父母的私人事務。做馬虎,不是丟了這個,就是忘記那個;你越著急使用某樣東西,你就越找不到它。父母經常要來回走動,不是把東西留在家里,就是把東西留在學校……為什么孩子總是忘記東西?孩子是“粗心大意”,其實是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習慣是隨著時間形成的,遺忘的東西也是如此。父母做的越多,孩子照顧自己的能力就越差。
【解決方案】有時候媽媽們需要學會“狠”,給孩子自己成長的機會,而不是為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讓自己暫時離開孩子的視線,不要給孩子依靠的機會。不要幫孩子檢查書包和文具,不要給孩子“蓋地”。可在孩子不知道什么時候檢查,發現有遺漏,過一會提醒孩子再檢查。或者再狠一點,讓孩子受苦,不跌一次不知道痛!如果您的孩子丟失或忘記了某些東西,請不要立即為他購買!讓孩子回去找,或者找替代品等,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買單。讓孩子多受點苦,讓孩子養成自律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