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獲一種性格和命運。現在的孩子學習生活都是在父母的督促之下,缺乏自覺性,其實培養孩子的自律性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沒有自律性怎么辦
1、孩子貪玩是天性,寫作業愛磨蹭是通病,躲避家長嘮叨是本能。家長想讓孩子自主學習,自律成長,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幫孩子立規矩。比如,幫孩子安排學習規則,要求孩子必須遵守。
2、孩子的效仿者就是自己的家長,一個家庭中,父母的榜樣作用絕對起著重要的模范作用,所以,當家長想要孩子自律時,可以從自己下手,致力于自己的自律行為,再讓孩子在家長的感召下努力成為希望的模樣。
3、家長的夸獎就是最好的方式。當孩子達成一個小目標時,家長千萬不要吝嗇,大方的夸獎孩子,孩子會更自信,更有信心地堅持下去。受到的表揚越多,孩子積極性就越高,自信心也越強。
4、對于年齡較大的孩子,可以教給孩子自我管理,比如設定管理目標、洗手規范,讓孩子按照規范進行自我管理。寒假、暑假,都是自我管理的好時間,家長可以布置給孩子一些任務,如收拾書桌、廚房的一部分、書架的一部分等。
自律對于孩子真的重要嗎
孩子有自律真的很重要,自律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需要督促才能按時完成作業,這就是不夠自律的表現之一,而自律性不高的人,還會有很多不好的生活習慣,比如賴床、做事拖拉、沒有時間觀念等等。
有著良好行為習慣的人一般也都是高度自律的人,因為那些好的習慣都是從自律演化而來的,懂得自己約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不需要旁人在場,自己就是自己的督促者。
鬧鐘一響就起床,放學回家先把作業做完,到點就上床睡覺,這些事情聽起來不難,但是要日復一日地堅持下去,沒有高度的自律是做不到的。
自律有助于實現目標。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律可以助孩子一臂之力,自律意味著自我約束和自我管控,意味著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
自律的人有著清晰且堅定的目標,不會在意旁人的眼光和看法,只會邁著堅定的步伐朝自己的目標走去。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不斷提升和突破自我,不斷朝著目標前行,直到實現的那天。
要想孩子有自律性,做到這幾點很重要
1、要讓孩子知道自律的好處,通過一些小故事和一些名人的事例讓孩子知道“自律能讓人更成功”這個道理。甚至可以跟孩子來一些情境互動,告訴孩子自律的好處,讓孩子也體會到自律的人有什么不一樣,能獲得什么不一樣的經歷和成果。
2、父母不要對孩子采用俯視的角度,這樣往往造成孩子的抵觸心理,遇到事情時要和孩子溝通討論,孩子在受到尊重時,自尊心會加強,一個有自尊的孩子才會更加自律,對自己也更有約束性行為。
3、每天都可能有不同的狀況,要幫助孩子學會復盤,復盤也就意味著不斷的反思自己做得正確的事情和錯誤的事情,我一直告訴孩子,有錯誤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能在錯誤中反思,復盤,真正學有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