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尤其是在青春期,往往讓父母“頭疼”。許多父母經常抱怨他們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不聽話。那么,兒童叛逆是普遍存在的嗎?家長應該如何對待叛逆的孩子?
家長應該如何對待叛逆的孩子
據專家介紹,孩子的發展有兩個重要的抵抗時期:抵抗的第一階段是2-4歲,主要是身體抵抗,即抵抗父母對其身體活動的限制;反抗的第二階段發生在青春期,尤其是初中時期,反抗是由叛逆心態引發的,主要是為了獲得獨立和尊重。
據調查,32.6%的中學生經常有叛逆心理,89.4%的中學生偶爾有叛逆心理。因此,叛逆是普遍存在的,是大多數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常態,雖然讓家長們惱火甚至激怒,但也有其合理性。
因此,家長不必太著急,更不要與叛逆的孩子針鋒相對。只要我們仔細分析原因,采取正確的方法,就可以從容應對。
了解孩子叛逆的四種類型
溺愛型逆反
有的父母太寵孩子了,即使孩子犯錯,也會毫無原則地放縱。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不管做什么,別人都會服從,變得自私暴虐。當孩子的錯誤越來越嚴重,父母想要管教,孩子養成了不好的習慣,自然就會出現不聽話和與父母對質的情況。
建議
首先,對孩子要呵護,但不能溺愛,父母不能無限縱容孩子。其次,適當延遲滿足孩子的一些需要,讓孩子學會珍惜和尊重。最后,學會對孩子說“不”,明確拒絕不合理的要求并解釋原因。
沮喪型逆反
青春期的孩子是脆弱和敏感的。學習困難、家長和老師的批評、同學之間的摩擦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讓他們感到難過,甚至傷害他們的自尊。如果得不到及時的安慰和啟迪,孩子很容易恐慌,或者對周圍的一切充滿敵意,很可能和父母發生爭執。
建議
首先,關注孩子的情緒,溫馨輕松的家庭氛圍可以有效幫助孩子緩解壓力。二、讓孩子說話,當孩子情緒異常時,父母要找合適的時間和孩子說話,引導孩子。最后,永遠不要叫孩子“壞孩子”,父母不能給孩子完全負面的評價,要看孩子的優點。
孩子叛逆怎么辦?給家長的4個“小貼士”
壓抑型逆反
很多家長害怕孩子反抗,最常對孩子說的是“聽話”,但是,太聽話的孩子,往往可能成為問題兒童。有些孩子從不反抗他們的父母,但僅僅因為他們不反抗,并不意味著他們沒有沖突,他們只是把它們藏在心里。隨著他們越來越有自我意識,他們會越來越渴望主宰自己的事情,會不惜一切代價違抗父母,導致暴力沖突。
建議
首先,選擇是孩子的權利。當涉及到與您孩子有關的事情時,請與您的孩子協商,永遠不要為他或她做決定。其次,家長要給孩子寬松、自由的發展空間。始終與您的孩子討論您對各種事情的看法,并承認您孩子的努力。最后,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扮演無所不能的角色。對于青少年來說,教育的首要原則是理解和尊重。
叛逆型逆反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情緒不穩定甚至叛逆。他們希望通過說些不同的話來吸引周圍人的注意力。為了表現自己的獨立性,他們喜歡批評和否定一切,尤其是在父母管教方面,他們可能會通過尖銳而尖刻的反駁來證明自己與他人不同。如果父母在同齡人或異性面前管教他們,他們的抵抗力就更強了。
建議
當孩子叛逆時,父母不要和孩子針鋒相對,可以放低姿勢,讓孩子冷靜下來。同時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采取積極有效的方式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讓他們主動認清事情是非。只要家長積極引導,一定會幫助孩子安全度過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