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點不能僅僅放在學習上
許多父母對孩子只有學習方面的要求,讓孩子誤認為只要自己能考上好大學.就什么問題都解決了。這種做法很容易讓孩子迷上網絡。
究其原因在于,人的成長過程中有著各種需求,每個人都是要通過不同的需求才能建立一個自我評價體系的。如果父母僅僅以學習成績評價孩子,就會造成孩子的自我認同感降低。為了減輕學習壓力和痛苦,孩子便會通過其他各種更容易產生成就感的方式來補償,其中最方便、最普及、最有效的就是上網打游戲。
解決建議:孩子現在迫切需要尋找到一個明確的生活目的,暑假馬上就要開始了,家長可以嘗試讓孩子參加相關的夏令營,幫助孩子尋找學習目標。
對待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更應該有耐心。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引導教育,用一顆慈愛的心去關懷和支持。努力去幫助孩子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面臨的困擾。允許孩子不優秀,只要他能夠快樂地積極向上的生活,其實普通和不優秀并沒有什么錯,也沒有什么不好。順其自然,不拔苗助長,畢竟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比考高分要更重要。
克服網癮性厭學的關鍵在于溝通
網癮性厭學的孩子通常學習基礎差,自制力弱,而脾氣又倔.父母教育孩子時責備多于欣賞,甚至只有責備、沒有欣賞。正確的態度是父母要變責備為欣賞。父母首先反思自己,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在此基礎上肯定和放大孩子的優點,引導孩子的倔強,讓他學會自己熱愛自已,自己從網癮中走出來。
解決建議:和他講道理的時候,不要咄咄逼人的語氣。要問他對于你講的是怎么看的?不要自己一味的輸出,要聽聽孩子的心聲。也許問題不在他不懂得那些道理,或者他不認同那些道理,而在于其他的一些青春期的孩子,特有的心理和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