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不管孩子有什么要求,家長都會盡力滿足他,結果孩子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不知道如何與人分享。家長要多注意對孩子的教育,不要讓孩子養成自私自利的壞習慣。那么,自私的孩子如何教育?
自私的孩子如何教育
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
父母有時會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行為:自己和自己出去玩的時候,如果孩子喜歡什么東西,不管價格多少,都會不停地要求父母給他買。
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但是很多家長拿不下孩子,孩子哭著給他買。這可能會導致孩子們想要他們將來看到的一切,而不管可行性如何。因此,父母要學會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而不是溺愛他們。那么,自私的孩子如何教育?
引導孩子孝順長輩
長輩寵愛孩子,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會答應,這會使孩子變得自私。
父母要從小教育孩子,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學會孝順。公交車上,父母教孩子給老人讓座。一家人一起吃飯時,家長要教育孩子讓長輩先吃飯,不要把好吃的都自己吃。這樣好的教育會讓孩子成為一個慷慨的人。
讓孩子交朋友,與朋友分享
家長可以讓孩子與同齡人交流、玩游戲、玩玩具,在孩子玩耍的過程中讓孩子懂得分享。養成習慣后,孩子以后會和朋友分享快樂,不會變得自私。
讓孩子做家務
家務勞動是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因此,父母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孩子承擔一定的責任。所以孩子會更有責任感,會更有責任感。
要以平常心對待孩子切勿溺愛
家里好吃的,好玩的,父母都要跟孩子分享,讓孩子學會分享,讓孩子學會先考慮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最后在想到自己。讓孩子明白父母,爺爺奶奶都是長輩,應該得到孩子的尊重和優先考慮。
用行動證明分享是快樂的。
日常生活中要引導孩子將他的食物或玩具分享給其他小朋友,并且要讓孩子知道分享食物或玩具會讓大家都快樂。
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關心
父母從不在孩子面前掩飾自己對對方的關愛:餐桌上,在給孩子夾菜的同時不忘給愛人也夾一筷;出門前,在給孩子整裝的同時也不忘叮囑愛人一句;外出購物,在給孩子買玩具衣物的時候,也不忘和孩子商量給爸爸或媽媽買一樣什么東西;一個西瓜切開來,總是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偶爾一方不在,總是跟小捷商量著剩下三分之一給爸爸或媽媽吃;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媽媽會一手攬著獨生子一手攬著丈夫,媽媽很滿足于丈夫兒子一家健康的幸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孩子是我們自己的投影,自私的孩子背后可能有一個自私的父母。 只有糾正自己的自私行為,才能希望孩子不自私。 此外,您可以主動告訴孩子分享帶來的快樂,或者通過閱讀繪本讓孩子了解分享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