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的形成都是平時潛移默化的影響,尤其是受父母的影響最大,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占據(jù)著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性格特征,家長要及時的對孩子進行糾正。
孩子自私小氣心胸狹窄怎么教育
1.不要強制改正。對于小孩子來說,他們的習慣也是一點一點養(yǎng)成的,所以,我們家長應該先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感覺,孩子小氣,對自己的東西很在意,這也沒什么錯的,他們還不太懂得成人的道德觀念。
2.保障孩子權利。我們應該保障孩子物品的所有權,如果孩子不愿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家長不要著急,這主要是孩子非常喜歡自己的物品而已,或者可能發(fā)生過東西到別人的手里沒拿回來的情況。
3.不要訓斥孩子。如果你認為孩子自私自利,小氣,不與別人分享東西,那么,也要找準原因,不要當眾斥責孩子,孩子的心靈畢竟很脆弱,而且想法也很單純,突如其來的斥責會讓孩子不知所措。
4.講究言傳身教。孩子的習慣往往和大人的教育有關,就算大人沒有教孩子那樣做,但是,如果自己沒有做好榜樣,孩子跟著學也是正常的現(xiàn)象,家長如果能夠做到與別人分享,孩子自然沒問題。
5.積極鼓勵孩子。孩子在取得一定進步的時候,家長最應該做的就是給予積極的鼓勵,及時的鼓勵,如果孩子養(yǎng)成了與人分享的習慣,家長也會從中得到快樂,與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
孩子自私最好的解決方法
1.不要隨意滿足孩子的需求。
給孩子買東西,一定要有所克制,不要隨意滿足孩子的無理需求,或者當孩子看到什么,家長就會毫不猶豫的給予,這樣會讓孩子對物質缺乏認識。
2.克制孩子的占有欲。
如果孩子非常喜歡一樣東西,我們的想法往往是趕緊給孩子買一個,讓孩子玩,這樣的想法不對,越是喜歡的東西,可以不急于滿足孩子,讓他知道東西來之不易。
15歲男孩很小心眼怎么辦
第一,先別人,后自己
人活在世上,必須要和他人交往。有句話說:“你對別人付出多少,別人便會回報你多少。”也就是付出是相互的。
家長要告訴孩子在與他人交往的時候不能心胸狹窄、自私自利,也不要什么事情都斤斤計較、總是怕自己吃虧,更不要想在他人身上得到好處,因為這么做只能讓他人離你遠遠地。要教孩子做任何事情時都要先想一想他人,然后再想自己。
第二,縮小自我
家長要時刻提醒孩子不要太過看重自己,更不能“自我膨脹”。有的孩子會因為過分看重自己,總會把別人的一言一行認為和自己有關,是一種針對自己的表現(xiàn),這樣便產生了一種“自己制造出的庸人自擾的矛盾”,使得自己和周圍的人都處在一個別扭的環(huán)境中。
家長要告訴孩子以一顆大度的心面對每個人、每件事情,這樣在做事情的時候就能從容淡定。縮小自我很有必要,只有彼此之間不存在無謂的計較,心眼才能大起來。
第三,接受新的自我
如果孩子正在努力走出“小心眼兒”,家長要給予孩子充足的鼓勵,支持孩子。在孩子樹立新形象的這個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因為之前孩子的形象已經(jīng)深入人心,所以家長要給予孩子足夠的信心,告訴他:他能行。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家長不要視而不見,而是要對孩子及時表揚,讓他更加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