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看一些勵志的電影,記錄片,讓他學會分享,傳遞正能量,講一個故事比如孔融讓梨,讓他不要小氣,引導孩子學會分享很重要。要讓孩子知道尊老愛幼,有好多東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多多的鼓勵孩子。那么,小孩自私小氣怎么教育孩子?
小孩自私小氣怎么教育孩子
1、父母“身教”比“言傳”重要
其實有很多東西都是大人教的。大人可以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小孩,或者直接去干涉小孩的行為。因此父母“身教”比“言傳”重要。同時,家長要關注孩子的行為。因為所有的孩子的行為都是在一個學習的過程當中,不一定說我們一定關注了他才會變得非常的正確,而是說你不關注他,那些不正確的就可能會延續(xù)下來。
2、了解孩子
有一部分是性格原因,天生比較小氣。這需要父母慢慢引導,讓孩子看到分享的樂趣。另外就是孩子可能擁有的物質(zhì)不夠豐富,分享出去自己就沒有了,或者很難再獲得,這個時候孩子也是不愿意分享的。無論哪一種情況,都要求父母充分的了解孩子的心理,然后加以引導,強迫孩子去分享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小氣。
3、教育孩子分享
針對孩子小氣,作為家長可以經(jīng)常邀請朋友們或鄰居們的孩子來家里玩。引導鼓勵孩子拿出玩具、食品與小朋友分享。開始時,可以讓孩子拿出他不喜歡或玩夠的玩具和小朋友分享,以后逐漸鼓勵孩子拿出自己最喜歡的玩具與朋友分享。
小孩自私小氣的原因
1、家庭教育上的缺失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可以看到,家長把一些孩子慣成了小霸王,家里好吃的先緊著孩子,父母一年到頭不買件衣服,給孩子買的衣服卻穿也穿不完。正是深受“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很多父母咬緊牙關寵著孩子,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正導致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反正只想自己,不想別人。
2、孩子的壞習慣
對于孩子的壞習慣,父母覺得很可愛,而沒有及時制止,讓孩子帶著壞習慣走進了社會。當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發(fā)生沖突的時候,父母總是赤膊上陣的幫著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懂得與人交往的基本禮儀,從而變得十分小氣。
3、家長慣的
總得來說是由于大人慣的,然后讓他養(yǎng)成了習慣。天下沒有不疼孩子的父母,每個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包括吃的用的,一切都先緊著孩子,他們忘了教孩子東西要與人分享,所以時間長了,孩子一有好東西就只顧著自已,忘了要與父丹和朋友分享,自然就會越來越小氣。
小孩自私小氣怎么教育孩子,盡量不要讓孩子在家庭當中的地位太特殊,這樣孩子才能夠知道父母和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知道分享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