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尤其是教育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必須要從自身做起,言傳身教,學會試著和孩子成為朋友,學會尊重孩子,才能逐漸改變孩子的叛逆行為。
小孩叛逆期怎么教育孩子
1.正確的引導講道理:家長對于叛逆的孩子,要生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給孩子講清楚什么事該做什么不該做,給孩子正確的方向;
2.家長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家長在教育叛逆孩子的時候,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有足夠的耐心,不要發脾氣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孩子好好溝通;
3.帶著贊賞的心態教育孩子:在教育叛逆孩子的時候,家長要學會夸贊表揚孩子做某件事情,適當的給予獎勵,鼓勵孩子會做得更好,有助于改掉不聽話的壞毛病;
4.家長要說到做到:家長在孩子面前要說到做到,孩子做得好答應孩子的必須做到,做得不好必須懲罰,按照事先約定的規矩來辦。
小孩叛逆的原因
1、自我意識明顯。在孩子進入三歲的時候,他們對自我開始有了非常清楚的認知。由于他們對外界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心,所以也會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去嘗試。
原先父母安排好孩子做的事情,可能和孩子的想法出現了不一致的現象。而有些性格外向的孩子,就會公然地和父母作出相反的動作,這也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現象而已。
2、心理不成熟的表現。心理方面的不成熟是導致青少年叛逆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心理上青少年的成熟滯后于生理上的成熟,在心理的認知發展中,由于閱歷和經驗方面的各種補助,認識是不牢固的、容易動搖的。
3、內心壓抑的情緒想要得到釋放。有的家長屬于較為強勢的類型,不論孩子的喜好和需求是什么,他們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將計劃或是物品強加給孩子。而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十分渴望自己的觀點被別人認同。而為了滿足這一需求,很多孩子便采用了一些叛逆的行為來向大人證明自己長大了。
孩子叛逆期的具體表現
1.反抗:孩子開始對父母和其他成人的規則和約束產生抗拒和反感。
2.獨立:孩子開始尋求獨立和自主,拒絕過度的控制和監督情況下。
3.探索性:孩子開始對社會和周圍環境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性,想嘗試新事物和挑戰自己。
4.情緒化:孩子情緒比較不穩定,容易發怒或抱怨,同時也容易受到外界情緒的影響。
5.社交困難:孩子開始與家長和朋友們產生矛盾,很難與人溝通。
6.注意力不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很難專注于一個事情上,并經常變換想法。
7.對未來猶豫不決:孩子開始著手探索社會和職業的未來方向,但經常感到迷惘和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