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犯第一個錯誤時,父母可以有足夠的耐心與他們講道理。如果孩子不學習,繼續犯同樣的錯誤,父母就會失去耐心,懲罰是不可避免的。父母最擅長的懲罰無非是站著打罵,但用不了多久孩子就會犯錯,看來懲罰沒什么作用。
父母在孩子犯錯后管教他們是正常的。它是建立因果關系的必要手段。這種教育不是懲罰,而是一針防疫針,是為孩子的未來注入強大的免疫力。對于父母來說,重要的是要知道何時使用紀律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它。那么,孩子犯錯怎么懲罰呢?
高中孩子犯錯怎么懲罰
家長掌握三種管教技巧,讓孩子聽話不打不罵
1、懲罰要限制性
家長對孩子的懲罰,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被限制的感覺,不能讓孩子有痛苦的感覺。父母喜歡在孩子犯錯后打他們的屁股,認為不打孩子就學不會。其實,痛苦只是暫時的,不能讓孩子學會。限制的感覺不會傷害孩子,但會不舒服,會給孩子時間思考。
我們以懲戒站為例,告訴你如何有效懲戒。父母不應認為孩子的拒絕、掙扎或對懲罰的漠不關心是無效的。你讓孩子站著,孩子直接說不行,其實這也說明孩子害怕站著,是一種有效的懲罰方法。孩子站著扭動,只要孩子還在家長指定的區域內,懲罰就有效。當孩子對站著無動于衷時,家長不要認為站著沒用,可以延長站著時間。
2.自然后果法
當孩子把玩具丟在身后不收拾時,媽媽們會怎么做?很多媽媽會說,“如果你不撿玩具,我就不讓你吃零食?!焙⒆觽円宦牭娇赡軙炱鹚麄兊耐婢?,但這沒有教育意義。媽媽只是讓孩子覺得零食更重要,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我是這樣做的:如果你不收拾拿起你的玩具,你就不喜歡它們。媽媽會在10分鐘后回來把你不喜歡的玩具扔掉。“教孩子,家長不要用分流的方法。不要收拾玩具的后果是沒有零食吃,玩具和零食有什么關系。如果你不撿玩具,它們就會消失,你的孩子就會知道怎么做了。
3.認真點,要嚴肅
孩子犯錯后,媽媽可以一臉嚴肅,握住孩子的手,大聲告訴他:”你為什么要那樣做“、”這樣不行“。父母變認真,孩子會覺得父母跟平時不一樣,不是和她開玩笑。通過握住孩子的手,您會讓他感到受到限制。如果你的孩子低頭不看你,這就說明他知道他錯了。
孩子犯錯怎么懲罰,讓孩子聽話的秘訣不是打罵,而是讓孩子知道錯了之后,正確管教。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提前建立因果關系,讓錯誤得到懲罰,懲罰就是避免再次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