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緒管理
正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其情緒往往受到外界刺激而失去控制,進而影響他的行為。家長必須清楚這一點,切不可用成人的思維去衡量孩子的行為和想法,而要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指導孩子掌握情緒管理的技巧,引導孩子學習如何收放情緒才能利于他們出色發揮。
2、不教育,只談心,把孩子當同事一樣交流
而且這樣的談心模式,最好在青春期前就要建立起來。可以固定談話時間,比如晚飯后,睡覺前,或者周末。也可以固定談話地點,比如孩子的房間、公園里,或者把孩子請到一個溫馨的場所吃飯,讓孩子在放松的環境中敞開心扉。習慣跟家長談心的孩子,即使青春期來了、甚至長大后,都能跟父母有很好的平等交流關系。
3、不要嘮叨,建立“互動式”交流
針對青春期孩子不愿意交流,就一個建議:與孩子建立“談話”式的平等溝通,交流方式是你說一句我說一句,而不是家長一味訓斥或者是家長喋喋不休,孩子沉默不語。
談話時,要說“我”怎樣怎樣,卻不教訓孩子“你”怎樣怎樣。以平等的姿態讓孩子談自己的體會、看法、煩惱,也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對事情的看法、工作的煩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