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學會走進他們的內心,跟他們做到有效地溝通和交流,讓他們敞開心扉的跟父母說出自己的煩惱,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應該怎么與孩子溝通
1、改變居高臨下的態度,平等對話。很多父母往往都存在一個問題,無論在外面怎么樣,在家面對孩子時總能輕松表現出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更多的是利用家長的權威壓迫孩子聽話,當孩子進去青春期后會發現這一套沒有用了。
因此,適時的轉變這種態度,在心里認同孩子是大人了,認真平等的和孩子對話,傾聽孩子的想法尤為重要了。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愿意和你真正的交流,說出心里話,作為父母也能了解孩子真實想法。
2、不要喋喋不休,過猶不及的溝通。很多家長喜歡嘮叨孩子,一件事說一遍孩子不聽,就開始不停地說,若是孩子出現反抗心理,甚至會出現大聲責罵孩子,最后讓孩子在不情愿的情況下“聽話”。
3、避免和孩子正面沖突。當孩子的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家長不要大聲的責罵他們,先避免和孩子進行正面沖突,可以做些其他的事情來吸引他的注意,穩定他的情緒。等到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以后,再慢慢的教育孩子。
4、學會傾聽和理解,給孩子表達自己看法的機會。青春期是逐漸形成一個成熟個體的過程,孩子有了自己的看法,有了獨立意識!家長要一改,“我說了算”、“聽我的”做法,讓孩子表達自己看法,做法!當然有些看法是不對,但要孩子表達出來,指導什么是對還是錯!
5、尊重孩子的合理意見。有的父母可能是想要關心孩子,想要孩子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羽翼下面,保護欲比較強烈。一旦孩子進入了青春期以后想要自己獨立的時候,父母就會出現不滿的情緒,甚至會出現逆反心理,這樣會很容易和父母產生沖突。
所以在平時生活中,孩子如果有一些比較合理的想法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尊重他,不要總是對著孩子發號施令。
和青春期孩子聊天的要點
1、提前了解孩子的喜好和日常習慣。有些家長和孩子說話,總是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聊的內容,要么就是孩子犯錯,或他們覺得需要進步的地方,壓根就沒有想過孩子愛不愛聽。
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你的孩子到底喜歡什么,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不僅能夠在聊天中找到彼此都喜歡的話題,更能讓孩子感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了解,拉近彼此的距離。
2、多肯定、鼓勵,表達自己的愛意。有時父母和孩子聊著聊著,就會不由自主地自主地去批評教育孩子,這樣的溝通往往會以失敗告終。
多肯定和鼓勵孩子,不要事事否定,哪怕孩子錯了,也要學會先揚后抑的方式,這樣不僅孩子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敞開自己。在聊天的過程中,家長也要學會使用肢體語言,拉近彼此距離的同時,讓聊天變得更順暢。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
青春期的孩子介于大人和兒童之間,是由不成熟向成熟的過渡時期。此時,他們既不能像大人那樣成熟,可又非兒童那般幼稚。
因此,他們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沖突。比如,生理成熟提前和心理成熟滯后的矛盾;獨立意識增強與實際能力偏低的矛盾;渴望他人理解,但又心理“閉鎖”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