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長們看到孩子們無論干什么事情都是磨磨蹭蹭、慢慢吞吞的時,一個個都成了缺乏耐心與方法的急性子。家長們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但是光靠發火,缺乏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是不行的。那么,怎樣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
怎樣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
1、用好手表和鬧鐘
孩子做事拖拉,很大原因是因為孩子們總是在做事時忘掉時間。鬧鐘卻從來不會忘記任何事,除非你忘了給他上弦,而且鬧鐘的鈴聲具有一種家長沒有的權威,有時候“鈴聲”比家長的“該起床了”更有效果。
還可以把時鐘設定成在白天時每半小時報時,這樣雙休日孩子在家時,也會有點“緊張”氣氛了。
2、讓孩子做時間的主人
我們許多時候會忽略一點,盡管孩子還沒有形成成熟的社會化的時間觀念,但他們對時間的意義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比如相較于完成作業,他們覺得做游戲更有趣,所以要讓他們意識到管理時間不是為了家長,教師的要求,也不是為了敷衍工作,爭取游戲時間,而是為了讓自己更快樂的投入到自己想做的事中來。
3、培養習慣
家長在培養孩子合理化管理時間的習慣時,首先要自己會管理時間,并且做到自己遵循自己的計劃,以身作則。
孩子為什么沒有時間觀念
1、沒有興趣
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并對孩子的興趣點不關注,因而常常讓孩子做一些他沒興趣的事情。時間一長,為了應付父母,孩子就養成做事拖拉的壞習慣。
2、家長缺乏時間觀念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現實生活中不少父母自身都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拉或者沒有條理,上下班有的還總遲到,這樣給孩子帶來了很不好的印象。慢慢的孩子可能就會潛移默化,也會缺乏時間觀念。
3、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
現在有些孩子生活上沒有規律,沒有規律意識便會使孩子在做事時有很大的隨意性。當孩子做事隨意性持續久后,便養成這種無條理磨蹭拖拉的壞習慣。無條理的生活,很難讓孩子對時間進行關注,當孩子缺乏時間的觀念和意識時,便對時間的長與短,多與少無從知曉,甚至根本不清楚時間對他來說意味著什么。
怎樣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我們要分析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真正原因,對癥下藥,想辦法解決根源問題。問題解決后,再進行長期有意識地訓練,孩子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