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一個良好的習慣需要從小養成,其實,一個壞的習慣也是從小養成的,如果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注意孩子習慣的培養的話,就會導致孩子養成一個壞習慣。那么孩子偷錢偷東西屢教不改怎么辦?
孩子偷錢偷東西屢教不改怎么辦
首先,你不要怒不可遏,連打帶罵,而應盡量控制自己。把孩子叫來,坐下來認真交談。讓孩子說說他是怎么樣想的,花錢買了什么東西,怎么處理的。
根據實情,給孩子重點分析兩方面問題:
一是是非問題。聯系實際,給孩子講清如何對待錢會反映一個人的品質,小的毛病發展下去,會鑄成大錯。
二是想花錢應該怎么辦。告訴孩子,想買什么跟爸爸媽媽說,父母給錢或不給錢是經過思考的,要錢就給對孩子成長沒有好處。
如果父母平時忽視了孩子的某些合理需要,應該向孩子做自我檢討,讓孩子服氣。
其次,給孩子適度的零花錢。孩子需要零花錢,有的家長根本不給是不妥當的。給零花錢多少要從實際出發,看家庭經濟條件和孩子實際需要,最重要的是要指導孩子怎樣花錢。
孩子偷錢偷東西屢教不改的原因
從家庭說,不知道孩子平時和父母關系怎樣,平時有沒有零花錢可支配。孩子偷錢是要去做什么,是想要獲得父母關注,還是滿足什么需求。第一次偷錢被發現父母是怎么處理的,是強化了他這一行為還是消減了,都有關系。
從學校說,這個年齡同學會有很大影響。可能有攀比心理,或者不想被孤立在群體之外,偷錢來滿足父母不允許的某些需求。
從自身來說,孩子是否想借這一行為獲得父母關注。或者平時管教很嚴,總是不被滿足,有匱乏感,偷錢自己去消費。還是說偷錢這一行為給了孩子某種愉悅。
關于孩子偷錢偷東西屢教不改的問題,家長一定要予以重視,不能放任不管,要好好與孩子溝通,講清道理,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并做出深刻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