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怕吃苦和好吃懶惰一樣的,是一個不好的習慣,家長應該注意防范,一旦發現孩子有這方面的特點,就要及時的幫助孩子糾正怕吃苦的缺點,那么,怕吃苦的孩子怎么辦?
怕吃苦的孩子怎么辦
1、不要溺愛孩子
家長必須保證不能夠過分的溺愛孩子,并且家長也不要那么強勢,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解決好,要讓孩子有獨立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而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很有可能會讓孩子缺乏勇氣,并且還會對父母產生依賴。
2、制定目標
父母要幫助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要符合自身實際。最開始為孩子制定一個稍微簡單一些,孩子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完成的的。如果一上來就制定高難度的目標,孩子的自信心就有可能被打擊,使孩子更沒有毅力。
3、父母主動與孩子一起吃苦
要知道,只知道享受的父母,是不可能培養出一個能“吃苦”的孩子的。所以父母可以與孩子參加晨跑,參加體育運動,如一起打球,一起游泳,一起旅游,這樣可以增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同樣讓孩子得到了鍛煉。能吃苦來自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積累,來自一件件沒有妥協退讓的小事情。
4、一點一滴的積累,沒有妥協退讓
比如,當孩子在寒冷的冬天不愿起床的時候;當孩子難以完成一件手工制作的時候;當孩子跳繩跳到最后筋疲力盡的時刻;當孩子正在完成份內的家務活,小伙伴來找他出去玩的時候……這些都是鍛煉吃苦的場合。
孩子怕吃苦不愛學習怎么辦
1、父母要學會引導孩子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
孩子之所以厭學是因為沒有在思想上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這時候父母就可以帶著孩子去一些偏遠地區旅游或者看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影片,讓孩子在體會中明白學習的重要性,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現在不學習,最后吃虧的是自己。
2、父母要適當激發孩子學習的樂趣
其實,學習并非一定就很痛苦,只是因為孩子心理年齡還沒有特別成熟,但是如果當孩子在學習上讓你崩潰的時候,也許只是因為這道題對于他來說太難了。
這個時候,父母不妨放下急躁,陪孩子一起來攻克,孩子見爸爸媽媽一起來陪他學習肯定就會覺得父母非常重視自己,也會增加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好感度,這樣做既激發了孩子學習的興趣,又增加了親子間的親密關系,可謂兩全其美。
3、父母學會使用獎勵教育
雖說獎勵制度只是外在的推動力,但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獎勵的誘惑還是不小的。我們家長可以采用心理學上講的“代幣獎勵”來鼓勵孩子。積分兌換,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
總之,我們也要引導孩子發現學習中的樂趣,畢竟,學習是孩子需要堅持一輩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