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是人生中最忠實的伴侶,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擺脫它,當面對挫折時,如果灰心喪氣,就容易被挫折打倒,喪失繼續奮斗的勇氣,讓自己錯失很多良機,導致最后以失敗告終,那么作為家長,怎么讓孩子學會承受挫折和失敗呢?
讓孩子學會承受挫折和失敗
1、提升孩子正向思維的能力
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應該以身作則,保持樂觀的態度,這樣孩子才會受到感染。孩子的生活中,同樣也不乏一些非常不太愉快的事情,即使是一些小事情也有可能讓孩子感到心情抑郁,比如天氣不好,成績沒考好,沒穿到喜歡的衣服等等。
當孩子表現出情緒不佳的狀態時,家長應該給孩子鼓勵和支持,微笑和擁抱就是最好的撫慰方式。引導孩子積極思考問題,把不開心的事情變成開心的事情,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才會提升。
2、引導孩子合理發泄不好的情緒
困難挫折給孩子帶來的打擊傷害是很大的,孩子的負面情緒需要有發泄的出口。但是孩子現在年齡還小,本身是不具備這樣的能力的。因此家長要引導孩子合理宣泄壞情緒,如果僅僅是硬抗,把一些不好的情緒都積壓在心底的話,孩子的心理也容易出問題。
3、教會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
現在很多孩子的心態不好,就是沒有擁有成長型的思維。他們在做事情的時候,往往過度關注事情的結果,而沒有看到事情的過程,只有在過程中,孩子才能夠擁有更強的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的時候過程是比結果重要的,孩子如果只是關注輸贏問題的話,確實是容易不快樂。在孩子完成某件事的過程中,家長也要積極參與進來,適當給孩子一些鼓勵。
怎樣讓孩子正確面對挫折
1、及時疏導,正確應對挫折當孩子真的遇到挫折時,父母不能置之不理,采取“無視”態度或者指責、謾罵孩子,而應幫助孩子認真分析挫折產生的原因,采取正確的方法戰勝挫折。同時還應讓孩子認識到挫折本身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敢于面對挫折。
因此,父母在孩子遇到挫折時,適時地扶他一把,給予鼓勵,才能幫助孩子學會忍受暫時的焦慮與不安,加強對困境和壓力的容忍力,并且有信心和方法去克服困難。
2、鍛煉和培養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質,只要認準目標,暫時的失誤和挫折只能激發自己更加投入,更積極地去改進方法,勇敢面對,不輕言放棄,最終的勝利必然發屬于自己。
充分了解自我,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樹立適合自己的目標和理想,采用合適的方法去實現理想,這樣成功的機會就大很多,從而減小挫折發生的機率;
3、提高孩子面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在遇到困難和失敗時,往往會產生消極情緒,表現出畏縮、退卻、逃避等行為,因此,作為家長就應該在平時有意識的設計一些有一定難度的,跳一跳就夠得到的任務,讓孩子去完成。
在孩子遇到困難退卻、逃避的時候可以有一些批評,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是因為不忍心、舍不得孩子受委屈,就不愿意對孩子的行為作出正確的評價。當然,在孩子承受挫折的時候,家長還是需要給孩子適當的鼓勵,給他們面對挫折的勇氣。